低空经济崛起背后:最大的赢家竟是新能源汽车供应商?
天上飞的,其实是地上跑的
“现在的无人机,本质上就是‘会飞的电池’。”一位无人机企业技术人员这样形容。他告诉记者,低空经济领域的许多核心技术实际上源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特别是电池、电控和电机这“三电”系统。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而这一切,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外溢效应”密不可分。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十余年发展,培育了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如今,这些产能和技术正在向低空领域转移。高能量密度电池、高效电机、电控系统,这些原本为电动汽车开发的技术,经过适应性改造,纷纷“上天”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我们使用的电池包与某知名电动汽车品牌系出同门,只是针对航空要求进行了调整。”一家无人机企业负责人透露。
供应链企业的“跨界”之旅
浙江宁波,一家原本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一种新型轻量化电机。这种电机不仅用于电动汽车,如今也广泛应用于各种无人机产品。
“三年前,我们开始为低空经济领域客户供货,现在这部分业务已占公司营收的30%。”工厂负责人表示。
像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供应链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低空经济成为理想选择。
深圳一家电池生产企业的经历尤为典型。该企业原本专注于电动汽车电池,但随着行业价格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三年前,他们开始研发适用于航空领域的电池产品,如今已成为多家无人机企业的首选供应商。
“航空电池对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要求更高,但利润率也比汽车电池高出约50%。”该企业技术总监表示。
政策东风加速产业融合
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规划;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上天”提供了有力支持。
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扶持政策。深圳计划到202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中心;安徽计划到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1000亿元;湖南、四川等地也相继出台支持政策。
在这股浪潮中,新能源汽车企业本身也在积极布局。多家知名车企纷纷投资或成立无人机、飞行汽车公司,将自身供应链优势延伸至低空领域。
海陆空全面发展
低空经济的内涵远不止于“上天”,还包括“入海”。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同样在海洋装备领域找到了用武之地。
在珠海一家船舶制造企业,工人们正在组装一款新型电动游艇。“这款游艇使用的电池系统与电动汽车类似,但增加了防水和防腐蚀处理。”工程师介绍说。
电动船舶已成为新蓝海。据统计,2023年中国电动船舶市场规模已达百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翻一番。而其中大部分电池、电控技术都来自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此外,水下无人机、电动冲浪板等新型水上装备也纷纷采用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实现了供应链的“入海”。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前景广阔,但低空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标准不统一是首要问题。低空经济涉及多个领域,各领域技术要求不同,如何实现标准化生产成为供应链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安全性要求也不同寻常。“航空领域对安全性的要求远比汽车行业严格,任何微小故障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一位行业专家指出。
人才短缺同样制约行业发展。既懂汽车技术又懂航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稀缺,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培训。
此外,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公众接受度等问题也需要时间解决。
未来已来
尽管挑战不少,但低空经济的发展大势已定。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持续下降,低空经济正从“小众”走向“大众”。
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更多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分流”到低空经济领域,形成海陆空全面发展格局。
专家预测,到2030年,低空经济将催生数万家新技术企业,带动就业人数超过百万,而其中大部分都将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地面到天空,从公路到航道,一场由新能源汽车引发的供应链革命正在全面展开。这场革命不仅将改变产业结构,更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预订的“网约车”将会从地面开往天空,而送餐的无人机将成为城市天空的常见风景。这一切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上天入海”,是一个产业链的华丽转身与价值升华。
低空经济不再只是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它既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提供了新机遇,也为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这场变革中,中国企业正凭借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的优势,在全球低空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wd/4018.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