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投资地图,长三角VS珠三角,谁更舍得烧钱?

从现有情况来看,长三角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投资力度与珠三角难分伯仲,二者均展现出强大的投资决心与潜力,但投资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低空经济投资地图,长三角VS珠三角,谁更舍得烧钱?(图1)

政策规划与目标导向:珠三角的广东省在 2024 年 5 月印发《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2026 年)》,提出到 2026 年低空经济规模超过 3000 亿元,基本形成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的产业格局。长三角的上海则在 2024 年 8 月发布《上海城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2027 年)》,提出到 2027 年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等,核心产业规模达到 500 亿元以上,还计划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此外,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也各自制定了低空经济发展目标,整体来看,长三角虽起步稍显 “散装”,但上海行动方案出台后,区域协同发展态势明显,两地在政策规划上都为大规模投资奠定了基础。

产业基金与项目投资:珠三角的深圳计划在 2025 年前建成 600 个起降点,广州开发区引入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 eVTOL 企业,计划 2027 年低空经济规模达 2100 亿元,并设立了 100 亿元低空创投基金。长三角方面,苏州、无锡设立了百亿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合肥为亿航智能提供 1 亿美元订单支持,区域产业链招商规模超 730 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5 年 7 月,长三角已落地 18 个低空经济重大项目,总投资超 300 亿元。

订单交易规模: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5 年 1-6 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依托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发达的消费市场,低空经济订单量达 420 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凭借政策先行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订单量达 380 亿元。


综合而言,珠三角凭借其在无人机产业和电动汽车产业的深厚基础,以及深圳、广州等城市的积极推动,在低空经济投资上早期发力明显,在产业规模目标设定上较为宏大。长三角则凭借上海的龙头带动以及苏锡常等城市的协同,后期发力迅猛,产业基金设立和订单量也十分可观,且注重跨区域合作与技术研发协同。

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学习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wd/3761.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