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空地协同组网,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通信网络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移动近日宣布构建全球首个"5G+北斗"空地协同组网,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保障和技术支撑。这一创新网络架构将地面5G网络与低空通信专网有机结合,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精准定位,构建起覆盖3000米以下空域的立体通信网络,有效解决了低空飞行器的通信盲区问题。

中国移动空地协同组网,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图1)

技术创新突破通信瓶颈

传统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主要服务于地面用户,对低空区域的覆盖存在明显不足。中国移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多项关键突破:采用"宏站+杆站+无人机基站"的立体组网方式,将网络覆盖高度从原来的300米提升至3000米;研发专用波束赋形技术,使基站天线能够动态跟踪飞行器,确保通信质量稳定;构建低空专用核心网,为不同类型飞行器提供差异化QoS保障。这些技术创新为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应用场景提供了可靠的通信基础。

深圳前海低空经济示范区,中国移动已完成5G专网全覆盖,平均下载速率达1.2Gbps,时延控制在20毫秒以内。这一网络性能完全满足无人机高清视频回传、远程精准控制等业务需求。深圳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测试将通信、导航、监视功能融合的一体化系统,未来可实现飞行器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应用场景全面拓展

中国移动的空地协同组网为各类低空经济应用注入了新动能。在物流领域,顺丰无人机已基于该网络开通了深圳-珠海跨城航线,实现全程可视化监控和智能调度。在农业领域,大疆农业无人机借助稳定的网络连接,可实时上传农田测绘数据,后台AI系统即时生成精准作业方案。在应急领域,消防救援无人机通过5G网络将灾区高清画面实时回传指挥中心,为抢险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城市空中交通(UAM)场景。中国移动与零重力、亿航等eVTOL企业合作,为其载人飞行器提供超低时延通信保障。"飞行器在300米低空飞行时,需要在不同基站间无缝切换,我们通过智能切换算法将中断时间控制在50毫秒以内,确保飞行安全。"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道。

标准引领与生态构建

中国移动不仅致力于技术创新,还积极参与低空通信标准制定。目前,公司已牵头编制《低空智联网通信技术要求》等多项行业标准,推动形成统一规范。同时,中国移动发起成立"低空智联产业联盟",联合设备厂商、飞行器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等产业链各方,共同构建低空经济生态圈。

"我们正在研发新一代通感一体化基站,既能提供通信服务,又能实现低空目标探测,一机多用提升效率。"中国移动研究院专家透露。此外,公司还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低空经济,为飞行器身份认证、空域使用计费等场景提供可信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网络演进

随着低空经济的深入发展,通信网络将面临更大挑战。中国移动已启动6G低空通信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攻关智能反射面、太赫兹通信等前沿技术,目标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覆盖。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入50亿元,建设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低空智联网。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移动的空地协同组网解决了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其意义不亚于4G网络对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作用。随着网络不断完善和应用持续创新,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引擎。在这场低空革命中,通信网络正成为连接现实与未来的关键纽带。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3725.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