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适航取证"破局:中国企业如何抢占载人航空新蓝海?

低空经济 “适航取证” 破局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抢占载人航空新蓝海:

低空经济"适航取证"破局:中国企业如何抢占载人航空新蓝海?(图1)


  •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 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投入资金和人力,用于飞行器的技术研发,如改进动力系统、飞控系统、机体材料等,以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和安全性。例如,御风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选择动力系统全链条国产的路径,通过自主研发提升产品性能。
    • 加强合作创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还可以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 积极参与标准制定
    • 推动标准建立:在适航标准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主动与主管部门沟通合作,参与适航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工作。亿航智能的 EH216 - S 在申请适航证时,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基于其设计特性和预期用途起草了适航标准,为后续同类产品审定提供了依据。
    • 遵循国际标准:关注国际航空适航规章体系的发展,遵循相关国际标准,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为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 争取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 利用政策红利: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企业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如资金补助、税收优惠、场地支持等。像沈阳市对低空飞行器整机及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研发给予高额补助,对通过航空器适航审定的企业给予奖励。
    • 整合产业资源: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整合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销售服务等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同时,与金融机构合作,解决适航取证过程中的资金难题,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研发和生产。
  •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 内部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对现有员工进行适航取证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例如,沈北新区的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园与省内高校联合,将传统无人机专业升级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相关专业。
    • 外部人才引进:吸引国内外航空领域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适航审定经验的人才加入企业,为适航取证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 拓展市场应用场景
    • 挖掘现有场景:深入挖掘载人航空在城市空中交通、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现有应用场景的潜力,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满足市场需求。比如亿航智能计划依托运营合格证,在多个城市打造运营示范样板,推广城市空中交通出行方案。
    • 探索新兴场景: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探索载人航空在物流配送、医疗救护、航空摄影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场景,提前布局,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守望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488.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