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赛迪论坛于 4 月 1 日在北京举办,同期召开了以 “擘画低空版图,拓展应用场景” 为主题的低空经济分论坛。相关人士在论坛上表示,在政策、需求、技术的共同驱动下,低空经济进入发展的 “黄金期”,要密切产业协同创新,拓展行业应用场景,打造万亿级规模新质生产力。以下是对论坛相关内容的一些介绍:

- 秦海林:赛迪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表示,低空经济正在从 “概念热” 迈向 “发展实”,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他认为,发展低空经济,安全是前提,产业生态是基础,协同合作是路径。
- 刘法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低空产业联盟秘书长刘法旺指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正处于技术融合创新的关键期和场景应用的培育期,可借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验,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试点实证和标准研制,以标准化促进规模化,加快构建央地协同、跨部门的综合管理体系,更好保障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 王昊: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所长王昊发布了《中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研究报告(2025)》。报告指出,我国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路径处于战略准备阶段,正在通过小规模、区域性试点,持续积累数据和经验,呈现出 “非城市场景以刚需优先,城市场景先行试点,后期全域融合” 的特点。
- 其他与会专家:与会专家还从不同角度对低空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副院长梁海河强调了气象服务对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重要性;沃飞长空 CMO 费岚指出我国低空产业蕴含巨大市场价值,亟需成熟的技术装备和完善的行业生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副院长张洪海教授认为城市空中交通是低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但空域资源供给受限等问题抑制了低空消费市场需求的释放;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所副总工程师张明伟提出要构建 “人 - 机 - 环 - 管” 完善的低空安全体系等。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随着政策支持不断加强、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以及技术创新不断推进,低空经济规模有望持续扩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预测,2026 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守望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