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布14条低空新政

2025年9月15日,东莞正式发布了《东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一口气推出14条“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目标直指“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确提出:力争在一年内建设100个低空基础设施,打造100个示范应用场景。

这不是一份普通的产业规划,而是一场城市未来生活方式的预告。从快递无人机到空中巡查,从低空旅游到应急救援,东莞正在把“低空经济”从概念变成日常,从蓝图变成现实。

东莞发布14条低空新政(图1)


低空经济,为什么东莞“非做不可”?

低空经济,指的是以低空空域(一般指1000米以下)为活动范围,以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通用航空器等为载体,融合制造、运营、服务、管理等多业态的新兴经济形态。它不仅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更是城市竞争力的“新赛道”。作为国家制造业重镇,东莞拥有528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全国70%的无人机零配件产自这里。这意味着,东莞在低空经济产业链的上游——零部件制造环节,已经具备了强大的产业基础。但“制造强、应用弱”一直是东莞的短板。过去,东莞更多是“为别人做嫁衣”,生产了大量无人机零部件,却未能充分转化为本地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此次《若干措施》的出台,正是要打破这一瓶颈,推动东莞从“低空制造基地”向“低空应用之城”转型。


100个基础设施,背后是怎样的城市布局?

《若干措施》提出,东莞将在一年内建设100个低空基础设施,包括起降点、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飞行服务管理平台等。这些设施将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从工业园区到医疗机构,从交通枢纽到文旅景区,形成一个“空中网络”。比如,未来你可能在东莞的某个医院楼顶看到无人机起降平台,那是用于紧急运送血液样本的;在松山湖的科技园区,无人机正在配送快递;在虎门港,低空飞行器正在执行口岸巡检任务……这些场景不再是科幻,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为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东莞拿出了“真金白银”:新建通用机场最高补贴500万元,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年度补贴最高500万元,飞行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最高补贴1000万元。这不仅是“建平台”,更是“建生态”。通过“软硬基建”协同发展,东莞希望构建一个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低空运行体系,为未来的城市空中交通(UAM)打下基础。


100个应用场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果说基础设施是“骨架”,那么应用场景就是“血肉”。东莞计划年内打造100个低空示范应用场景,涵盖政务、物流、文旅、应急、农业等多个领域。

1. 无人机物流:快递“飞”进你家门口

未来,你在东莞下单一份外卖或快递,可能不再由骑手送达,而是由无人机精准投递到你家阳台或小区智能取件柜。东莞鼓励开通市内、跨市及莞港跨境无人机物流航线,并给予航线运营补贴。这不仅提升了配送效率,也将极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末端配送压力。

2. 空中巡查:城市治理“上天入地”

在城市管理方面,无人机将用于交通巡查、违建监控、环保执法等场景。比如,在高峰期,无人机可实时传输交通流量数据,辅助交警调度;在河湖巡查中,无人机可快速发现污染源,提升治理效率。

3. 应急救援:时间就是生命

在医疗急救方面,东莞将推动无人机运送血液、药品、除颤器等急需物资。尤其在交通拥堵或偏远地区,空中通道将成为“生命通道”。

4. 低空旅游:从“看东莞”到“飞东莞”

东莞还将开发低空文旅项目,如空中观光、飞行体验、航拍摄影等。想象一下,在松山湖上空乘坐eVTOL飞行器俯瞰城市风光,这将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


产业链“强链补链”,东莞如何“招龙引凤”?

除了场景建设,东莞还将重点支持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完善。根据《若干措施》,对投资超1亿元的整机制造项目、5000万元以上的零部件项目,按实际投资10%给予补贴;对维修维护、检验检测等项目,最高补贴200万元;企业增资扩产超5000万元,最高可获1000万元补贴。此外,东莞还将规划建设8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打造“综合集聚+特色载体”的空间布局,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更值得关注的是,东莞还针对企业“取证难、融资难、出海难”等痛点,提供适航认证补贴、展会补贴、人才培训补贴等,单家企业年度补贴最高可达3000万元。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dongguan/4159.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