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重庆低空经济“点燃”消费热情

这是2025年国庆黄金周重庆再普通不过的一夜,也是“低空经济”在山城最鲜活的注脚。从云端跳伞到热气球下午茶,从无人机灯光秀到“低空+火锅”套餐,重庆把300米以下空域玩出了消费新高度。市发改委统计,假期前6天,全市低空类项目接待游客超92万人次,直接带动文旅消费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8%和185%。

国庆假期重庆低空经济“点燃”消费热情(图1)


一、把“看风景”升级成“飞进风景”

“以前来重庆是‘看楼’,这次是‘飞楼’。”10月5日,湖北游客刘思语发了一条朋友圈:视频中,她背着滑翔伞从南山南起飞,脚下是层层叠叠的渝中半岛,弹幕瞬间刷屏。今年国庆,像刘思语这样“飞进风景”的游客不在少数。

  • 龙兴通用机场——中心城区唯一高空跳伞基地,8天接待2200人,排队时长最高4小时,体验价2680元/次仍“一签难求”。
  • 梁平双桂湖——热气球体验日均客流600+,运营方把原本6个球囊增到10个, pilots三班倒。
  • 武隆仙女山——直升机低空环游喀斯特,698元/10分钟,“十一”期间起降320架次,产值224万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两番。

“我们统计发现,选择低空项目的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增加0.9天,人均消费提高42%。”武隆区文旅委副主任周涛介绍,直升机公司已与三家高端民宿打通会员体系,“住两晚送飞行抵扣券”让床位和座位一起卖爆。

二、无人机灯光秀成“流量密码”

“灯光秀开始那一刻,我朋友圈被重庆刷屏了。”10月6日晚,来自郑州的李雪带着两个孩子站在南滨路,对面千架无人机拼出“航天飞船”和“火锅”图案,孩子尖叫连连。为了抢到江景房,她提前20天在美团订房,房价从平日的380元涨到880元仍“手慢无”。美团数据显示,10月4日—7日,“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关键词搜索量日环比最高涨70%,可观看表演的江景餐厅、酒店搜索量涨253%,部分观景包间需加收15%服务费。重庆把无人机秀做成了“连续剧”:从“五一”到“十一”每周六晚固定上演,4月以来已演出28场,累计吸引现场观众超420万人次,带动周边零售、餐饮、住宿消费3.5亿元。“灯光秀本身就是一场大型‘种草’。”重庆旅投集团营销总监熊晓梅说,集团已与无人机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下一步把灯光秀搬进峡谷、搬进历史街区,“让游客白天飞起来、晚上看起来、住下来”。

三、政府“有形之手”托底,让“飞”成为日常

低空经济要真正“起飞”,空域和政策是两只最大的“拦路虎”。重庆的做法是——先把空域“让”出来,再把补贴“送”出去。

  • 空域改革:2024年《重庆市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行动方案》出台,划设两江新区、渝西、渝东北等6大低空飞行试点区,300米以下实行“报备制”替代“审批制”,飞行计划提前2小时手机端提交即可。
  • 消费券:国庆前,市政府通过“渝小飞”小程序发放5000万元低空消费券,跳伞、直升机、三角翼、航展门票全覆盖,最高立减500元;8天核销率达92%,直接撬动订单1.9亿元。
  • 场景地图:全国首张“低空飞行消费地图”上线,35家通航企业、8条主题航线一键导航,AI根据年龄、预算、兴趣自动生成“飞行+美食+住宿”路书,被游客称为“重庆飞游攻略神器”。

“过去我们怕政策不明,不敢买飞机;现在飞行计划手机报,2小时就能批。”重庆朗萨航空负责人谭勇透露,公司年内还将引进6架新飞机,开通“空中看桥都”“两江夜游空中版”等新线路。

四、低空+百业:消费“链式反应”才刚刚开始

  1. 低空+会展:2025中国(重庆)航空航天科技展国庆登陆悦来,嫦娥五号月壤、马里亚纳海沟海水等“黑科技”首现西南,假期观展人数突破12万,周边酒店平均溢价40%。
  2. 低空+赛事:全国青少年无人机总决赛8月在渝开打,2.2万名选手+15万家长“陪赛团”,预估带来交通、住宿、餐饮消费20亿元。
  3. 低空+物流:京东、邮政已开通8条无人机货运航线,黄金周期间“无人机送火锅底料”成为社交平台热门话题,平均用时13分钟,比陆运缩短一半。
  4. 低空+巡检:轨道交通4号线用无人机巡查140公里保护区,效率提升5倍,成本降30%,节假日加密巡查为“夜行观光线”提供安全背书。

“低空经济不是单一产业,而是一条‘空中产业链’。”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办副主任马奇昌表示,到2027年,全市将建成1500个以上通航起降点,实现“乡乡通”,低空产业规模剑指1000亿元,带动就业超50万人。

五、让“网红”变“长红”,重庆还要答好三道题

第一,安全底线如何守?
低空飞行密度加大,对通信、导航、监管提出更高要求。重庆已启动建设全国首个“城市级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整合气象、公安、应急数据,力争2026年实现“一张网”监控。第二,消费价格如何降?
目前高空跳伞2680元、直升机698元,对普通游客仍“略奢侈”。市交通局透露,正研究对低空旅游项目实行“淡旺季浮动价”,鼓励企业推出“学生票”“家庭套票”,让“飞一次”不再奢侈。第三,空域资源如何再释放?
下一步,重庆计划与四川贵州、湖北共建“跨省低空旅游走廊”,把直升机、固定翼的“空中环线”从市域延伸到成渝、武陵山、长江三峡,让游客“打飞的”游遍西南。

结语:把“8D魔幻”升级为“3D空中版”

有人说,重庆是一座“来了就跑不脱”的城市:导航迷路、轻轨穿楼、夜景逆天。如今,低空经济让这座城市再插上一双“翅膀”——你可以在龙兴3000米高空一跃而下,俯瞰两江交汇;可以在仙女山坐直升机,看喀斯特峰丛在脚下起伏;可以端着火锅,看无人机在头顶拼出“重庆欢迎你”;也可以深夜回酒店,收到一份由无人机送来的麻辣底料。“当低空空域像地面道路一样被‘织’进城市肌理,重庆就拥有了8D之外的第9D——空中维度。”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蒲勇健认为,低空经济不仅拉长了消费链条,更重塑了山城的“立体气质”。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cq/4344.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