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云端耕作”!江苏仪征4570亩农田变身“数字农田”,科技按下农业增效快进键

无人机“云端耕作”!江苏仪征4570亩农田变身“数字农田”,科技按下农业增效快进键(图1)

在仪征市陈集镇的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内,大屏幕上跳动着各类数据,工作人员轻点指尖,一架搭载智能喷洒系统的植保无人机便腾空而起。从规划航线到精准喷洒,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仅凭“云端指令”便完成百亩田地的除草作业——这幅“未来农场”的场景,正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作为江苏省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仪征市丰乐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由陈集供销社联合共建,已累计流转土地4570亩,辐射服务周边3.2万亩农田。近年来,合作社以“数字赋能”为核心,打造了国内领先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集成土壤监测、水肥一体化灌溉、无人机集群调度等20余项功能,让传统耕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数字大脑”精准操控:从“靠天吃饭”到“智控万物”

走进合作社的智慧指挥中心,物联网传感器、气象站、高清摄像头组成的“数字神经网”全天候运转:

  • 土壤健康“会说话”:埋设于田间的传感器每分钟采集温湿度、PH值数据,系统自动生成“土壤体检报告”,指导科学施肥;
  • 无人机“编队作战”:20架植保无人机组网巡航,通过AI图像识别精准锁定病虫害区域,农药喷洒误差率降至5%以内;
  • 智能灌溉“秒响应”:当传感器检测到土壤湿度低于临界值,系统自动触发远程阀门,3公里外的水渠瞬间开始输水,节水效率达40%。

“过去凭经验种田,现在靠数据决策。”合作社负责人陈朝云展示着手机端的管理平台,“虫情预警提前3天推送,灌溉用水量减少一半,亩均成本下降20%。”


“钢铁侠”农机库:9台智能农机掀起“效率革命”

在合作社的数字化农机库里,9台贴有“智能终端”的农机整齐列队:

  • 自动驾驶收割机: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可在10厘米误差内完成水稻收割,漏割率趋近于零;
  • 变量施肥机:根据土壤养分地图,自动调整施肥量,肥料利用率提升35%;
  • 无人机“蜂群”:支持多机协同作业,单日可完成300亩田地的植保任务,效率是人工的15倍。

“这些‘铁疙瘩’不仅会干活,还会‘说话’。”农机手王师傅轻点控制屏,农机实时位置、油耗状态、作业进度等信息一目了然,“过去跑田头一天累得腰酸背痛,现在坐在办公室就能指挥全局。”


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直播间里卖出“智慧稻米

在发展自身数字化的同时,合作社更将技术红利辐射给周边农户:

  • 订单农业稳增收:推广优质稻种1050亩,与加工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元;
  • 电商直播拓销路:去年通过抖音、拼多多等平台直播售粮180万斤,溢价率超25%,帮助种植户增收36万元;
  • 免费培训育人才:开设“无人机飞手”“智慧平台操作员”培训班,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余人。

“过去担心卖不出去,现在有了直播间,稻谷还没收割就有人预订。”种植大户张明笑着说,“合作社不仅教我们用新技术种地,还帮我们打通销路,这才是真正的‘造血式帮扶’。”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瞭望塔,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wrj/1962.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