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风口真的能起飞吗?
低空经济已站上明确风口,具备“起飞”潜力,但能否“飞得高、飞得稳”,仍需政策、技术与市场的深度协同。

为何是风口?
政策层面,低空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工作报告首度提及并设立专门机构,地方也配套出台基金与空域支持。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35年中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5万亿元。同时,eVTOL、无人机等技术逐步成熟,5G-A、固态电池等赋能飞行器性能,部分企业已获载人航空器运营证,商业化进程提速。
挑战仍存,并非一飞冲天
当前空域管理与法规体系仍待完善,基础设施如通用机场数量有限,难以支撑规模化运营。多数商业模式仍在探索,尚未实现大规模盈利。
结论:风已来,仍需“助跑”
低空经济起飞的政策、技术、市场基础已初步具备,但真正实现稳健发展,仍有赖于空域管理规范化、基础设施快速跟进及可持续商业模式的验证——这并非短暂阵风,而是一场需要各方持续助跑的“马拉松”。
内容来源网络整理,图片Ai生成,仅供学习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wd/4498.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