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标准体系”:如何助力产业走向成熟?

低空经济的场景不断落地。然而,这一产业要实现大规模商业盈利,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融合成为突破“安全 - 效率 - 成本”三角约束、推动低空经济转向商业盈利的关键。

低空经济的“标准体系”:如何助力产业走向成熟?(图1)

低空经济的现状与挑战

低空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政策驱动加速、技术迭代深化、场景落地多元的特点。政策层面,国家将低空经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30 余个省份出台专项规划,多地将其纳入“十五五”重点产业规划。技术层面,无人机适航认证体系初步建立,eVTOL 原型机试飞频次提升,续航能力和载荷效率显著改善。场景层面,物流配送、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已实现常态化运营,低空旅游、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场景开始试点。然而,低空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航空活动本身成本较高,未来三到五年,无人机送货或者载人等业务可能仍处于亏本状态。另一方面,低空经济的商业闭环尚未完全形成,目前仅航空测绘、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无人机编队表演和航拍等少数场景实现了商业闭环。

技术融合突破“三角”约束

技术融合是突破低空经济“安全 - 效率 - 成本”三角约束的关键。智能飞控系统、空天地一体化通信、高精度感知与避障、低功耗动力四大核心技术,正重塑低空产业格局。6G 技术通过全域无缝覆盖的通信网络,解决山区、城市高楼等复杂环境的信号盲区问题,支撑万架级无人机集群协同作业。基于“低空交通大脑”等行业大模型,可实现航线动态规划、风险智能预警、多机协同调度。自动驾驶技术向低空延伸后,结合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感知,实现飞行器全流程自主起降、避障与任务执行。这些技术融合的核心价值在于突破“安全 - 效率 - 成本”三角约束。智能化降低了事故风险,规模化运营摊薄了成本,最终推动低空经济从“政策补贴驱动”转向“商业盈利驱动”。

实际案例与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技术融合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全国首个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在湖南建成投用,实现低空空域“动态申请、实时响应”,单日可支持千架次无人机协同作业。京东、顺丰等企业在偏远地区开展无人机常态化配送,单日单架次配送量突破 200 单,单位物流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 40%。在农业领域,无人机植保、播种、施肥、农田信息监测等已成为常态,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标准构建与商业闭环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我国低空经济标准体系正处于“局部完善”向“系统构建”的过渡期,存在领域覆盖不均、跨场景协同缺失、安全规范滞后等问题。为此,需从三方面推动统一标准体系建设:一是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联合企业、科研机构制定《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分阶段目标;二是以实际应用场景为锚点,制定针对性规范;三是建立标准快速更新通道,结合技术突破与市场反馈定期修订。打造商业正循环,低空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 3 - 5 年,低空经济将在“垂直领域深耕 + 跨界融合创新”中形成多元商业闭环。例如,低空政务飞行通过共享飞行平台与空域资源,提升现代政府治理效能;工业级巡检服务以订阅制方案降低成本、提升精度;应急救援生态构建“无人机 + 直升机 + 地面团队”立体网络支撑救灾;县域低空物流网络缩短配送时效;低空文旅融合开发“空中观光 + 地面体验”特色项目提升客流量。

结语

从政策驱动到技术融合,从标准构建到商业落地,低空经济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低空生态体系正加速成型,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经济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大规模商业盈利,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wd/3826.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