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为何成为“飞行汽车”首选地
成都为何成为“飞行汽车”梦想起航地?
9月29日,金堂淮州机场,一架造型前卫、充满科技感的飞行器缓缓驶出机库,揭开了中国低空出行的新篇章。这架名为AE200-100的eVTOL,由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是国内首款6座级大型载客电动飞行器,标志着“成都造”飞行汽车从图纸走向现实。
AE200-100机身长达9.9米,翼展15米,采用“八轴内四倾转”创新构型,最大航程可达200公里,巡航速度高达248公里/小时。它不仅具备直升机垂直起降的灵活性,还拥有固定翼飞机的高效巡航能力,堪称“空中出租车”的理想载体。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成都多年来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厚积淀。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基地,成都拥有成飞、中国航发等龙头企业,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顶尖高校,为低空经济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表示:“成都不仅供应链完备,产业生态成熟,更重要的是,政府对低空经济的前瞻性布局和政策支持,让我们坚定了将全球总部落地于此的决心。”2024年12月,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正式开工,一期工程预计2025年底建成,未来将实现AE200的批量化生产,每年可交付数十架飞行器。
从实验室到天空:2025年开启载人试飞
如果说2024年是沃飞长空完成关键技术攻关的一年,那么2025年则是全面冲刺适航取证与载人试飞的关键之年。
据沃飞长空规划,AE200将在2025年启动符合性验证工作,开展数千项地面测试与试飞任务,目标成为国内首个完成载人飞行试验的6座级eVTOL。这意味着,今年内,我们或许就能在成都的天空看到“飞行汽车”载着飞行员进行试飞的场景。
“首架机下线,意味着产品已达到载人试飞状态。”沃飞长空首席产品官屠强介绍,AE200在电机、电池、飞控、倾转机构等核心系统上已完成充分验证,整机安全性达到民航审定要求,是国内目前最安全的载人eVTOL之一。
适航取证是飞行器商业化的“通行证”。中国民航局对eVTOL实行“场景分级”审定,沃飞长空已率先进入第四阶段,进度领跑行业。公司计划在2026年取得型号合格证(TC),随后启动生产许可证(PC)和单机适航证(AC)的申请,为商业化运营铺平道路。
“打飞的”离我们还有多远?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打飞的”出行?
沃飞长空给出的时间表是:2026年取证后开启商业化,2030年前有望接入城市文旅环线场景。这意味着,最快三年后,我们或许就能在成都体验到“空中通勤”的便捷。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清晨从双流区家中出发,乘坐eVTOL仅需10分钟飞抵天府国际机场,避开地面拥堵;周末从市区直飞青城山或都江堰,开启一场低空观光之旅;甚至在紧急医疗救援中,飞行器能快速将病人送往医院,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目前,沃飞长空已与川航集团、中信海直、华龙航空、甘肃公航旅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并签下首批120架意向采购订单,创下国内eVTOL单笔最大订单纪录。这些合作将率先在低空观光、机场接驳、应急救援等场景落地,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我们已锁定首批试点场景。”沃飞长空方面透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区域将成为重点布局方向。成都本身作为旅游热门城市,低空文旅市场潜力巨大。
智慧制造新模式:“工业上楼”打造航空新标杆
值得注意的是,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智慧制造的典范。项目首创“航空业立体化装配空间”,实现“工业上楼”——将复材生产、部件装配、喷漆、总装、试飞等全链条整合在一栋楼内,通过垂直布局提升协同效率,减少物流成本。
基地还配备了国内eVTOL领域最大规模的热压罐设备,用于制造高强度复合材料零部件,确保飞行器的轻量化与安全性。这种集研发、生产、测试于一体的“链主”模式,将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聚集,助力成都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挑战与期待并存
尽管前景广阔,eVTOL的商业化之路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空域管理问题。如何在城市密集区域安全高效地规划低空航线,建立完善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政府和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
其次是公众接受度。虽然eVTOL采用纯电驱动,噪音远低于直升机,但“空中飞行”的安全性仍是大众最关心的问题。沃飞长空通过高冗余设计、多重备份系统、严格的适航标准来打消疑虑,但真正赢得信任,还需通过长期、稳定的运营来验证。
此外,运营成本和票价也是关键。尽管eVTOL的运营成本远低于传统直升机,但初期投入巨大,票价可能较高。如何实现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让“打飞的”从“奢侈品”变为“大众出行选项”,仍需时间。
低空经济:万亿市场的“新蓝海”
“低空经济”已被写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据测算,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5000亿元,快速增长至2030年的2万亿元,形成真正的万亿级市场。
在这场“天空之城”的角逐中,成都凭借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和创新能力,已走在前列。除了沃飞长空,成都还聚集了腾盾科创、纵横股份等一批低空领域企业,形成了从研发、制造到运营的完整生态。
未来,成都还将通过共建低空经济产业园、设立产业基金、成立产业联盟等方式,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正如沃飞长空CEO郭亮所言:“我们希望在成都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低空经济生态圈,让‘成都造’飞行器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4411.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