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运营,济南低空集团打通全产业链

一、从0到1:全省首家“全要素运营平台”为何诞生在济南?

故事要从2024年10月说起。济南市委、市政府整合能源、交投、产发等国企资源,挂牌成立济南低空集团,定位为“低空经济全要素运营平台”,注册资本30亿元。“全要素”三个字,意味着它既要建机场、管空域、飞飞机,也要做数据、做场景、做标准,还要做产业投资。一句话:别人做“环节”,它做“生态”。为什么是济南?

  1. 产业底盘厚实:济南有空天信息省实验室、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济钢卫星总装基地等60余家头部科研机构;
  2. 应用场景丰富:山城交融、河湖交错,既有泰山、黄河等复杂地形巡检需求,又有省会医疗、教育、文旅密集场景;
  3. 政策顶格推进: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将低空经济单列,市委书记刘强“一月一调度”,全国首创“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办公室”集中办公。

“我们不做‘一锤子买卖’,而是把低空当‘第二座泉城路’来运营。”济南低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钢告诉记者。

二、修炼“内功”:数据底座+空管系统,让飞机“看得见、管得住、飞得好”

低空经济的第一痛点是“上天难”。以往,企业申请一次飞行要跑5个部门、盖8个章,平均耗时7天。2025年4月,济南低空集团上线全国首个城市级数字低空平台——“鲲鹏智飞”。系统接入民航、军方、公安、气象、交通等18类数据,实现“一窗口申请、一站式审批、一张网统管”。现在,用户打开“济南低空”App,输入起降点、高度、时段,系统3分钟内完成航线冲突检测,自动推送电子批复。“过去我们跑手续比飞行时间还长,现在手机点一点,半小时后就能起飞。”山东翼龙通航总经理张凯说。数据底座之外,集团还布设了“4+N+X”起降设施网:4个通航机场、N个枢纽、eVTOL垂直起降点、智能机巢、快递柜式“无人机巢”超过300处,实现“市区5分钟、郊区15分钟”找到起降点。

三、场景“破圈”:30类民生应用,让市民“看得见、用得上、愿意付”

“低空经济不能停留在PPT,必须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李钢说。

1. 医疗急救:

2025年3月,济南开通山东首条无人机医疗样本运输航线,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两院区间每日往返6架次,运输血液、病理切片、核酸样本,比地面转运节省65分钟。集团组建“济南市航空勤务飞行队”,拥有6架医疗构型直升机,打造“15分钟响应、30分钟就位、200公里黄金救援圈”。

2. 低空物流

长清大学城7公里航线,无人机配送成本0.8元/公里,仅为汽车的1/4。虽然日均百件规模尚未盈利,但校园场景成为“城市低空网”压力测试的第一站。

3. 文旅消费:

雪野湖机场—泰山—黄前水库“空中观山”航线,周末“一票难求”;“空中婚礼”套餐12888元/场,提前两周预约。

4. 城市治理:

搭载激光甲烷设备的无人机,为济南26万公里燃气管网做“CT”,巡检效率提升20倍;热成像排查供热管网隐患,居民投诉量同比下降35%。

5. 农业植保:

章丘大葱、莱芜生姜、平阴玫瑰实现“无人机植保+遥感监测”,农药减量15%,亩均增收300元。目前,“济南低空”App已集成30类场景、120项服务,注册用户突破38万,月活6.7万,成为全国下载量最高的城市低空综合服务平台。

四、产业“聚链”:从“飞起来”到“造出来”,济南瞄准千亿级生态

“没有本土制造,就失去话语权。”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宋松林介绍,围绕济南低空集团,全市已招引落地产业链企业87家,涵盖整机制造、发动机、复合材料、飞控系统、反制设备、金融保险。2025年4月,济钢与羚控电子、星河动力签署协议,投资32亿元建设“北方无人机6S保障基地”,具备年产3000架中大型无人机能力。同月,AG50轻型飞机、AS700载人飞艇“北方交付中心”落户济南高新东区,预计2026年起年交付百架整机。“我们不仅买飞机,更输出‘济南标准’。”济南低空集团牵头编制《城市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营规范》《eVTOL起降点建设标准》等7项省级地方标准,填补国内空白。按照《济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到2027年,全市将引育产业链企业200家以上,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形成“核心制造+运营服务+数据交易”千亿级生态圈。

五、挑战与思考:低空空域改革、商业模式、安全底线缺一不可

“济南速度”令人艳羡,但低空经济在全国仍处“萌芽期”,共性问题不容忽视:

  1. 空域资源紧张:虽然“鲲鹏智飞”实现市级层面审批提速,但跨省、跨军地协同仍需国家顶层推动;
  2. 商业模式脆弱:物流、巡检多数靠政府购买服务,边际成本曲线尚未扭转,盈利场景有限;
  3. 安全底线高企:无人机“黑飞”、扰航、隐私泄露事件频发,城市“立体治安”面临新课题。

对此,济南已先行探索:

  • 建立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安全实验室”,与公安、应急、网信共建“低空警务站”;
  • 推出“低空第三者责任险”,单笔保费最低99元,保额200万元;
  • 组建100人“泉城飞手联盟”,实名制管理、积分制考核,违规者列入“黑名单”。

“低空经济不是‘风口上的猪’,而是‘梯子上的蜗牛’,每一步都要爬得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铁岗提醒,济南需继续深化空域管理改革,探索“公益+市场”双轮驱动,让场景从“政府输血”走向“产业造血”。

六、尾声:当“天空”成为新的“土地”,济南给出怎样的答案?

100年前,济南因铁路枢纽崛起;20年前,因信息高速领跑;今天,这座城市把目光投向300米以下空域。从“泉城第一飞”到“北方低空之都”,济南低空集团用一年时间完成了“顶层设计—平台搭建—场景落地—产业集聚”的四级跳。更重要的是,它让市民真切感受到:低空经济不是冷冰冰的工业名词,而是救命的血样、热乎的奶茶、浪漫的空中婚礼、安全的燃气管道。未来,当你打开“济南低空”App,或许只需输入目的地,一架eVTOL就会从天而降,带你避开拥堵,15分钟横跨黄河,抵达泰山脚下。那时,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所谓“新质生产力”,不仅改变产业,也重塑生活。

济南,正在用多维度发力,绘就中国低空经济的新图景。这幅图景的名字,叫“天空之城”,也是“幸福之城”。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4122.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