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业双驱动!沈阳低空经济创新聚集度冲进全国前六

科研 + 产业双驱动!沈阳低空经济创新聚集度冲进全国前六

低空经济成为城市发展新赛道的当下,沈阳凭借 “科研 + 产业” 双轮驱动的强劲势能,在低空经济创新聚集度排名中跻身全国前六,展现出这座 “航空工业摇篮” 在新兴领域的硬核实力与发展活力。

科研赋能:筑牢创新 “硬核底座”

沈阳的低空经济创新底气,源自深厚的科研积淀与顶尖的研发资源。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这里集聚了一批重量级科研力量:

科研+产业双驱动!沈阳低空经济创新聚集度冲进全国前六(图1)

  • 高校集群: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聚焦无人机设计、低空空域管理、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动力系统等核心领域,产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支撑。
  • 科研院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 601 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6 所(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等骨干机构,将航空领域的尖端技术向低空场景延伸,在飞行器气动布局、动力系统小型化、安全性设计等方面形成技术突破,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
  • 创新平台: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构建了 “基础研究 — 应用开发 — 成果转化” 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速技术落地。

产业支撑:构建全链条 “生态矩阵”

作为全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沈阳的低空经济产业基础呈现 “链条完整、集群发展” 的鲜明特点:
  • 制造优势:从无人机整机研发到核心零部件生产(如电机、飞控系统、电池组),从通用航空器改装到低空飞行保障设备制造,沈阳已形成覆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本地配套率达 70% 以上,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 企业矩阵:既有航空工业沈飞、中国航发动力等 “国家队” 企业跨界布局低空领域,也培育了一批专注于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巡检无人机、低空物流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 “龙头引领 + 中小企业协同” 的发展格局。
  • 应用牵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在沈阳呈现 “多点开花” 态势 —— 无人机物流已实现城区生鲜配送、偏远地区医疗物资运输常态化;应急救援领域,无人机与直升机协同开展森林消防、灾害勘察;农业领域,植保无人机覆盖百万亩农田;甚至在城市管理中,无人机巡检电网、测绘市政设施已成常态,产业与场景的深度融合反哺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

双轮驱动:为何是沈阳?

沈阳能在低空经济创新聚集度中脱颖而出,核心在于 “科研与产业” 的深度耦合:
  • 科研机构的技术突破为产业提供 “可转化的创新”,避免了 “实验室成果” 与市场需求脱节;
  • 产业集群的制造能力与应用场景,为科研成果提供 “中试 — 量产 — 迭代” 的实战平台,形成 “研发 — 制造 — 应用 — 再研发” 的良性循环;
  • 政府层面通过规划低空经济产业园、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开放低空空域试点等举措,为科研与产业融合 “搭台铺路”,加速创新要素集聚。
此次冲进全国前六,不仅是对沈阳低空经济发展成果的肯定,更预示着这座传统工业强市正在以低空经济为突破口,实现从 “航空制造重镇” 向 “低空经济创新高地” 的跨越。未来,随着科研与产业协同效应的进一步释放,沈阳有望在低空经济赛道上持续领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守望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shenyang/3797.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