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项首发、5.52万观众见证:上海低空经济博览会交出亮眼成绩单,万亿产业加速起飞
7月26日,为期四天的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圆满落幕。作为上海首次举办的低空经济国际性展会,本届博览会以“启航低空经济,赋能千行百业”为主题,吸引了近300家全球行业上下游企业参展,展出面积突破6万平方米,累计接待专业观众超5.52万人次,并达成包括17.5亿美元订单在内的多项战略合作,标志着低空经济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
全球首发扎堆,硬核科技引领未来
本届博览会成为全球低空科技创新的“竞技场”,共展示了201架低空航空器(含模型),包括155架无人机、34架通用飞机、12架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其中,44项首发产品(全球首发19项、国内首发25项)集中亮相,展现了行业最前沿的技术突破。
维新宇航推出全球首款7座3吨级多用途eVTOL Vector5,专为医疗救援、载人载货设计,预计2027年量产。
中国邮政展示的ZC500纵列式双旋翼无人机,实现260公斤超大载重运输,大幅提升物流效率。
沃飞长空发布AE200“智能灵动舱”,采用航空级安全座椅与环保阻燃材料,提升eVTOL乘坐体验。
峰飞航空的盛世龙eVTOL已完成深珠跨海试飞,仅需20分钟(传统交通需2.5小时),计划2026年取证并投入商业运营。
订单火爆,商业落地加速
博览会期间,交易热度远超预期,多项大额订单敲定:
沃兰特航空与泰国泛太平洋集团签署500架eVTOL采购协议,总金额达17.5亿美元,创下中国eVTOL出口单笔订单纪录。
联合飞机斩获450架工业无人机订单,用于物流、巡检等领域。
峰飞航空向合利创兴智能交付全球首架获适航“三证”(TC、PC、AC)的吨级eVTOL V2000CG凯瑞鸥。
低空经济迈向万亿级市场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5059.5亿元,增速33.8%,预计2026年突破万亿元。上海作为产业高地,已发布《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形成500亿元以上核心产业规模,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本届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低空经济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更推动了全球产业链合作。2026年,下一届博览会仍将在上海举办,低空经济的“黄金时代”正加速到来。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sh/3742.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