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机到飞行汽车,低空经济点燃创业狂潮
低空经济在2025年下半年已迎来政策量化放开、量产实质落地与资本补贴到位的关键窗口期,创业者现在可以“上车”,但需精准卡位。

政策临界点已至
适航取证方面,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正从技术验证迈向适航取证与商业运营的攻坚期。头部企业如亿航智能已率先取得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开启商业化进程。多地政府(如南宁、云南、郑州航空港区)对获取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的企业提供百万至千万级的现金奖励。
量产节奏与供应链窗口
eVTOL领域已出现分化:除了亿航智能已进入商业化运营,时的科技、沃兰特等企业也在积极推进适航进程,行业未来2-3年将迎来取证密集期,同时也将面临洗牌。
这意味着供应链机会窗口已经打开。随着整机量产推进,对符合航规级的固态电池、碳纤维复合材料、分布式电推进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将持续攀升。
创业赛道选择
立即可为:无人机物流配送和低空数据服务是当前回血最快的赛道。可依托与美团、顺丰等平台合作,开展城市即时配送,部分地方政府(如南宁)已对符合条件的物流航线提供每架次30-100元的飞行补贴。
中期布局:eVTOL核心零部件配套是未来价值所在,但需要攻克车规/航规级认证,认证周期长,适合有技术储备的团队。
长期卡位:载人eVTOL运营门槛最高,依赖于适航证的全面放开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适合资源型玩家提前布局航线运营权。
行动指南
个人/小团队:可优先切入无人机物流运营,考取相关驾照,绑定大平台接单,追求快速现金流。
技术型团队:应聚焦eVTOL核心零部件攻关,利用地方政府的厂房免租和设备补贴政策,轻资产切入供应链。
资源型玩家:可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投标eVTOL示范航线,锁定未来运营权。
总而言之,低空经济已告别概念炒作,进入“运营驱动” 的实干阶段。关键在于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匹配的赛道,并紧盯适航进展、空域细则和地方补贴这三条生命线。
内容来源网络整理,图片Ai生成,仅供学习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dt/4499.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