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通感网络:广东如何让无人机“看得见、管得住”
广东在推动5G-A(5G-Advanced)与通感一体化网络技术的应用中,通过创新技术融合和政策支持,实现了对无人机的精准监管和高效服务,确保其“看得见、管得住”。以下是具体措施和成效分析:
1. 5G-A与通感网络的技术融合
通感一体化(ISAC):
5G-A网络将通信与感知能力结合,利用毫米波、大规模MIMO等技术,使基站具备雷达般的环境感知能力。广东的试点区域(如深圳、广州)部署了支持通感的5G-A基站,可实时探测无人机位置、速度和轨迹,精度可达亚米级。低空覆盖增强:
针对无人机飞行高度(通常50-300米),广东优化5G-A基站的上倾角波束,结合3D波束赋形技术,实现低空连续覆盖,解决传统移动网络对高空信号盲区的问题。
2. 构建无人机监管体系
实时动态监控:
通过5G-A通感网络,无人机的位置、身份(绑定电子标识)、飞行状态等数据实时回传至监管平台(如广东省公安厅的“低空天眼”系统),并与空管、公安系统联动,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电子围栏与智能预警:
在机场、政府建筑等敏感区域预设电子围栏,当无人机接近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并通过5G-A网络向无人机发送避障指令或强制降落信号。反制技术整合:
对“黑飞”无人机,系统可结合5G-A定位和定向射频干扰技术,实现精准反制,避免误伤合法飞行器。
3. 应用场景落地
物流与巡检:
顺丰、京东等企业在广东试点5G-A无人机物流,通过通感网络实现超视距飞行和避障;电网、交通巡检无人机通过实时高清视频回传提升效率。应急与救援:
在台风、洪涝灾害中,无人机通过5G-A网络快速搭建应急通信中继,并利用通感能力探测被困人员位置。城市治理:
广州白云区利用无人机+5G-A进行违章建筑巡查,数据实时回传至城管平台,处理效率提升60%。
4. 政策与生态协同
标准制定:
广东参与工信部《5G-A通感一体技术标准》制定,推动无人机监管接口的统一。跨部门协作:
成立“低空协同管理办公室”,整合通感数据与民航、公安系统,打破信息孤岛。
5. 成效与挑战
成效:
深圳2023年无人机“黑飞”事件同比下降72%。
大疆等企业推出支持5G-A模组的行业无人机,时延降至20毫秒以下。
挑战:
通感基站功耗较高,需进一步优化;
低空频谱资源分配需更精细化。
未来方向
广东计划2025年前建成全球首个全省覆盖的5G-A低空网络,并探索“城市数字孪生+无人机”模式,为智慧城市提供立体化数据支撑。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和法规完善,广东正成为全球无人机监管与创新的标杆。
图文由AI生成,仅供学习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dt/3694.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