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人才争夺战,高校新增专业抢人
低空经济快速发展,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4300亿元,年增长率超25%,涵盖多个核心领域,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呈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无人机操控员等高端人才缺口巨大。
为应对人才需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纷纷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等相关专业,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高校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与产教深度合作,构建起低空人才培养的创新体系。同时,各地也出台了多项人才政策,如资金支持、人才奖励与住房保障、产学研合作等,以助力产业发展。
然而,当前人才供给呈现“中间厚、两端薄”特征,高端岗位缺口大,产业链需求与教育供给存在错位。此外,低空经济行业技术迭代快,作业场景复杂,认证体系分散等特性也加剧了人才培养难度。传统教材更新周期难以匹配技术升级速度,技能需求分化明显,企业培训资源整合困难。
综上所述,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才需求,但人才培养仍面临诸多挑战。高校和各地政府需继续加强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创新,同时加强产业链与教育链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满足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内容来源网络整理,图片AI创作,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文/低空经济网 dikongjingji.com.cn)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dt/3032.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