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造低空经济“数字神经系统”,3.5万亿市场加速起飞

低空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浙江德清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上,低空经济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5)》预测,到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中国打造低空经济“数字神经系统”,3.5万亿市场加速起飞(图1)


01 数字底座:低空经济的“神经系统”

我国正在加快打造低空经济“数字神经系统”,这一系统依托时空大数据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低空飞行提供精准导航和定位。

全国自然资源系统3363座基准站资源已整合为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这将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服务。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廖小罕指出,要打造低空数字底座,开展低空专项国土空间规划,使低空技术真正变成低空经济。

02 地方实践:构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网络

各地正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网络。广西无人机应急测绘联动服务平台接入联盟单位900余家,各类设备26万余个。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依托“城市智眼”低空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部署了50个无人值守无人机机场。

重庆推动构建低空实景三维图,支持通用航空、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低空应用场景安全高效运行。

深圳则启动数字空域图编制工作,利用实景三维开展精细化空域分区分层划设。

03 政策支持:培育低空经济生态

政策层面也在强力助推低空经济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

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定位为新的增长引擎。

山东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提出以济南、青岛为双核,构建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低空经济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它不仅将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更将重塑城市空间和产业形态。

随着数字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一片崭新的天空正在向我们开放。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请仔细甄别,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zhejiang/4540.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