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首批低空经济典型案例,六大样板引领“天空浙”时代
浙江省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在杭州举办“低空经济典型案例”首批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以“开放·合作·创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浙江实践”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六个来自不同领域的低空经济创新案例。
这些案例从技术创新到应用场景,从安全保障到基础设施建设,展现了浙江低空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先进性。
01 多方参与,共推低空经济发展
此次发布会汇聚了政、产、学、研多方力量。浙江大学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郑耀,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副巡视员吴熔,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等八十余位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参会。
与会专家对发布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六个典型案例提出了修改建议。经过修订后的方案作为浙江省第一批“低空经济典型案例”正式发布。
02 六大案例,展示低空经济浙江实践
北航杭研院:打造了无人集群协同巡检系统,已在杭州奥体中心完成80余场大型活动安保任务,识别率达98%,能耗降低22%。
华数集团:在滨江区建成全国首个三网融合低空专网,硬件投入降低40%,运维成本降低70%,实现无人机3分钟全域达,服务42类场景。
西湖大学/北京兴炎科技:首创纳米多孔硅弹射材料,0.8微秒响应、零污染,为无人机提供开伞、网捕、防撞一体化安全方案。该技术已挽救8起坠机事故。
绍兴市低空产业公司:启用无人机运送血液,10分钟直达医院,提速70%,打造“空中120”生命通道。
杰能科世:打造低空安防新标杆,护航哈尔滨亚冬会,毫秒级拦截450起违规,首创“一键联动”模式,零下30℃稳定运行。
昊舜视讯:打造全国首个钱塘江“无人化”智慧巡检样板,部署12处无人机全自动机场,AI识别非法捕鱼312起,救援成功率100%。
03 政策支持,构建低空经济良好生态
浙江省委发布了《浙江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
今年4月,浙江省公布了11个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名单,包括杭州市余杭区、宁波市鄞州区等地,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
浙江计划到2035年基本完成相关建设和制度体系完善,建成“民航强省”与“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04 地区实践,多样化应用场景落地
浙江省各地正在积极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杭州市余杭区已建成公共起降点2个、末端起降点62个,开通航线86条。
在“低空+医疗服务”场景,余杭区目前已开通19条航线覆盖40家机构,累计高效转运血液、药品等6.8万次。
绍兴越城区作为浙江省首批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地,建成了全省首个功能最完备、设施最齐全、场景最丰富的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
05 产业成效,低空经济价值显现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逐步从“空中飞”走向“落地用”。绍兴越城区2024年低空经济规上企业产值达28.5亿元,随着近期重大项目落户,今年有望突破40亿元。
截至目前,越城区已累计引入低空经济产业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266亿元。大疆创新科技公司已在越城区建设长三角链主配套产业园,培育形成以大疆为牵引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06 未来展望,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对于低空经济发展,专家强调要注重培育真实需求,需要产业端提升技术、安全与性价比,也需要用户增进认知与社会包容。
浙江正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链,多项应用场景试点已逐步落地。低空经济将为人民生活带来便捷、高效与愉悦,但需统筹安全、噪音等问题,科学有序推进。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推动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浙江低空经济典型案例的发布,展示了从无人机血液运输到城市安防,从钱塘江巡检到大型活动安保的多样化应用。这些案例不仅体现了技术创新,更展现了低空经济与民生需求的深度耦合。
随着低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浙江低空经济正从“示范验证期”迈入“成体系运营”的加速阶段,这片600米以下的空域正在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蓝海。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请仔细甄别,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zhejiang/4217.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