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四川"混江龙"无人机实现小河流起降 低空经济再添黑科技

全球首创!四川 “混江龙” 无人机实现小河流起降 低空经济再添黑科技

全球首创!四川"混江龙"无人机实现小河流起降 低空经济再添黑科技(图1)

3 月 26 日上午 8 时 30 分,四川成都某小河河畔,现场气氛紧张而又充满期待。随着一阵低沉有力的引擎轰鸣声响起,一款身形矫健的无人机从水面上破水而起,迅速攀升至空中,在完成一系列预定飞行动作,持续飞行 20 分钟后,它又稳稳地降落在小河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这架成功完成小河流水面起降的无人机,正是由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精心研发的 “混江龙” 水陆两栖无人机,其成功试飞,不仅填补了国内无人机在小河流水面起降场景应用的空白,更是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这是一次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飞行。” 腾盾科创相关负责人兴奋地介绍道,“在这之前,‘混江龙’已多次在宽阔海面完成起降与飞行任务,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与技术经验。而此次挑战小河流水面起降,难度系数大幅提升,不仅要应对狭窄水域空间限制,还要克服复杂水流波动影响,但我们的团队和产品经受住了考验,实现了新的跨越。”


从外观来看,“混江龙” 水陆两栖无人机极具辨识度,其翼展长达 12.4 米,流畅的机身线条不仅美观,更符合空气动力学设计,能够有效降低飞行阻力。它的水上起飞重量为 650 公斤,却拥有令人惊叹的远航能力,航程可达 2800 公里,航时长达 16 小时,并且能够携带 200 公斤的载荷。值得一提的是,“混江龙” 具备短距起降能力,不局限于传统机场跑道,无论是水面、公路,亦或是草地,它都能轻松起降,适应性极强。


如此强大的性能参数,意味着 “混江龙” 一旦投入实际应用,将为诸多领域带来变革。在无机场条件但水面资源丰富的地区,“混江龙” 可以化身空中应急救援的急先锋。当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突发,道路受阻、交通瘫痪时,它能迅速从附近水面起飞,第一时间向受灾区域运送应急物资、投放救生设备,还能实时回传现场画面,为救援指挥提供精准信息。在林草防火监视工作中,“混江龙” 可凭借长时间续航能力,沿着广袤林区上空持续巡逻,利用搭载的高清摄像头、热成像仪等设备,及时发现潜在火源,为森林消防安全筑起一道坚固防线。


对于河道巡查而言,“混江龙” 更是如虎添翼。以往,人工巡查河道不仅效率低、耗时久,面对复杂水域环境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今,“混江龙” 能沿着蜿蜒河道低空飞行,快速完成水质监测样本采集、河岸堤坝隐患排查等工作,极大提升河道治理的效率与精准度。在水文和地质勘测领域,它可以携带专业勘测设备,深入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获取宝贵的数据资料,助力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水文地质状况,为水利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在生态监测、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混江龙” 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科学调控天气贡献力量。


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以迅猛之势在全球范围内崛起。2024 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诸多城市纷纷布局,全力打造低空经济生态圈。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到 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 1.5 万亿元,到 2035 年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混江龙” 的诞生与成功试飞,无疑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一剂 “强心针”。它不仅拓展了低空飞行器的应用边界,更展示了四川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有望吸引更多资源投入,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


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深耕无人机研发制造领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打造出 “混江龙” 这一创新产品。此次 “混江龙” 成功实现小河流水面起降,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也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未来,随着 “混江龙” 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以及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持续优化,这款无人机有望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助力低空经济产业迈向新的高度,让更多人领略到低空经济的魅力与无限可能 。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守望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wrj/2363.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