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遭遇“刚需之问”:eVTOL取证漫长,物流或成破局点

低空是手段,经济才是核心。”一位行业从业者指出,只有找到真需求场景才能推动产业落地进程。

行业共识是,尽管政策利好频出,这一新兴领域当下仍处于发展初期,整个行业仍有待跑通场景落地和价值验证的闭环。

低空经济遭遇“刚需之问”:eVTOL取证漫长,物流或成破局点(图1)


01 适航取证,eVTOL商业化的高墙

eVTOL可不是造好就能飞。从造好到商业落地,eVTOL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任何一个型号的eVTOL在投入商业化运营前必须集齐“三证”——

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标准适航证

目前为止,全球仅有亿航智能“三证”齐全。

集齐“三证”也仅仅是获得了“准生证”。至于能不能飞,在哪里飞,每一条新航线的开辟,仍需经过民航监管部门审批

行业内对eVTOL的飞行十分谨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适航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越梅曾表示:“我们对适航要求实行‘三尊’:

尊重规章、尊重生命、尊重科学发展。”

02 刚需场景,物流运输率先突破

面对eVTOL取证漫长且成本高昂的挑战,物流配送或成低空经济率先规模落地的场景。

华创证券在一份报告里明确提出“先载货,后载人”的发展路径。

无人机物流公司迅蚁科技品牌负责人透露,他们最先跑通商业模式的场景是低空医疗和低空即配两大场景。

在医疗场景下,生命无价,分秒必争,用户对于时效敏感,对于成本不敏感,低空医疗有刚性需求。

03 成本困境,规模化是关键挑战

如何让低空物流“飞得起”又“飞得久”?

降低低空物流成本的关键,在于规模化应用与关键环节的技术突破。

一方面,通过组网运行、路径优化、标准化适航流程等方式提升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无人机动力系统轻量化、模块化设计,降低采购与维护成本。

当前,一台高性能物流无人机的采购成本仍在数十万元级别,叠加其他支出,整体成本处于高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仍待时间验证。


据测算,eVTOL在物流运输中可节省40%至60% 的配送时间,规模化后单位成本可下降约50%

从医疗急救的“低空生命线”到长江船员的“空中外卖”,低空物流正在一个个具体场景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请仔细甄别,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4497.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