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的士”时代将至,运营平台成关键!eVTOL普及遵循“先to B再to C”路径
低空经济正悄然升温。近日,北京滴滴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滴滴出行母公司北京小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这一举动被业内视为滴滴正式入局低空出行商业化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曹操出行也与吉利系eVTOL厂商沃飞长空在成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天地空一体化”共享出行网络。
01 平台之争:低空经济核心战场
随着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不断成熟,运营服务平台正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低空版“滴滴”借鉴了网约车的便捷模式,只是主体从汽车变为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
在业内看来,出行平台的纷纷入场,正是为了抢占未来低空交通的“流量入口”和“调度中心”。
滴滴此次成立低空科技公司,经营范围没有直接涉及低空飞行器制造,而是侧重软件开发层面。这表明滴滴可能优先从构建软件生态、智能调度系统与运营解决方案等核心技术平台切入。
02 现实路径:先to B再to C
eVTOL的大规模应用将遵循“先to G/to B,再to C”的路径。
前期将主要由平台公司采购飞行器并向公众提供服务。
eVTOL售价普遍高于汽车、低于直升机,个人直接购买暂时不现实。因此,eVTOL的大规模铺开,首先是“to G/to B”,然后是“to C”。
即由B端、G端的企业或平台采购eVTOL,转而向有低空飞行需求的个人提供服务。
03 应用场景:从特殊到普及
针对eVTOL的落地,业内的共识是,场景开拓的先后顺序是从偏远地区到人口密集区,从低频次场景到高频次场景,根据风险递进原则逐层推进。
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表示,现阶段eVTOL的商业应用将先以低空旅游、城市观光领域为切入场景,而后逐步拓展至应急救援、交通接驳、空中通勤等场景,最终实现“空中出租车”的普惠化。
目前已有企业明确瞄准了“空中的士”业务,并确定了价格范围。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表示,公司首批eVTOL商业化运营将定位于“高端专车2倍至3倍定价”市场。
04 政策支持:各地加速布局
各地政府也积极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深圳最新发布的实施细则对在深圳开展低空物流配送经营活动的企业设定了分级奖励。
对于大、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而言,首年企业年度总飞行架次达到2万架次可获80万元奖励。
深圳还着力建设以深圳为中心,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低空寄递网络。目前已建成快递无人机运营基地8个,配备无人机175架,开通航线449条。
随着技术成熟、政策明确以及资本持续投入,eVTOL正从概念走向现实。
未来,出行平台能否复制地面出行的成功,成为低空世界的主宰,仍需时间检验。
但可以确定的是,低空经济的竞争已从制造端延伸至运营端,一场关于未来空中交通“流量入口”的争夺战刚刚开始。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请仔细甄别,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4371.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