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领航‘天空之城’:深圳合肥西安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

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正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赛道。深圳合肥西安等城市凭借政策支持、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率先构建起“天空之城”的雏形,推动无人机物流、载人航空、智慧监管等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无人机领航‘天空之城’:深圳合肥西安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图1)

深圳:政策引领与全产业链布局

深圳作为全国低空经济的先行者,已形成“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并构建“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支撑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在应用层面,深圳小梅沙落地全国首个海滨低空智慧监管平台,通过AI多模态识别和无人机自主巡航,实现溺水风险秒级预警,救援效率提升50%。此外,前海-蛇口低空经济先导区已集聚丰翼科技、零重力飞机工业等头部企业,推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整机制造和低空文旅场景落地。

合肥:载人eVTOL商业化破冰

合肥依托合翼航空(亿航智能合资企业)率先实现载人无人机的商业化运营。2025年3月,EH216-S获全球首张载人eVTOL适航证,并在合肥骆岗公园完成超1000次安全飞行。同时,合肥气象部门部署移动气象观测方舱,实时监测低空气象数据,为飞行安全提供精准保障。未来,合肥计划拓展城市空中交通(UAM)网络,推动低空经济从观光向通勤、物流等场景延伸。

西安:物流与产业生态加速成型

西安以秦创原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为核心,吸引106家上下游企业落地,形成“研发—测试—运营”闭环。7月,西咸新区成功完成首条跨区域无人机物流航线试飞,17公里配送仅需15分钟,效率提升3倍。陕西低空经济联盟的成立进一步整合资源,计划10月举办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推动产业链协同。

万亿市场下的城市竞合

据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或突破3.5万亿元。深圳凭借政策与生态优势领跑,合肥聚焦载人航空商业化,西安则强化物流与制造协同。未来,随着空域管理改革深化和技术突破,低空经济或将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重塑未来交通与产业格局。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3728.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