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低空新经济,解码上海新范式 ——以会展之力赋能低空经济腾飞

作为会展人,我们始终是产业发展的见证者与推动者。展会不仅是低空经济领域的里程碑,更是上海构建未来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一跃。  

 

全链融合,打造产业生态圈

本届博览会规划1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覆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从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如无人机eVTOL),到运营服务、应用场景落地,系统展示“空联网”“航路网”等四网建设成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动态体验区与试飞表演区,观众可近距离感受无人机编队飞行、eVTOL载人演示等,让技术“动起来”、产业“活起来”。这种沉浸式展示不仅突破传统会展模式,更直观呈现低空经济从概念到现实的跨越。  

 

应用牵引,场景落地新范式  

上海作为“民用航空第一城”,依托政策优势(如《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技术积淀,正推动低空经济与城市治理、文旅消费、应急物流等场景深度融合。博览会将设立“长三角低空经济走廊”专题论坛,探讨跨区域协同机制,并联合美团、顺丰等企业展示无人机物流、空中急救等解决方案。会展人深知,场景落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此次博览会正是连接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最佳平台。  

 

启航低空新经济,解码上海新范式 ——以会展之力赋能低空经济腾飞(图1)


技术护航,构建安全新底座  

低空经济的腾飞离不开技术保障。近期上海成立的“低空无线电频谱安全专委会”及发布的《上海市加快无线电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为博览会注入新动能。展会上,御风未来、美团低空物流等企业将分享无线通信、AI技术在飞行器中的应用实践,复旦大学、南航等机构则聚焦频谱安全与智能监测,为低空飞行“划出安全航道”。技术与政策的双轮驱动,彰显上海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系统化布局。  

 

区域协同,共绘未来蓝图  

会展不仅是展示窗口,更是资源整合的枢纽。此次博览会联动长三角,设立分会场,通过飞行表演、消费体验等活动形成“低空经济产业周”。徐汇区更以人工智能为引领,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赛道产业培育计划,50亿元专项资金助力企业抢占“核爆点”。这种市区联动、区域协同的模式,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上海样本”。  

 

结语:会展之力,撬动新质生产力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上海解码未来城市范式的缩影。作为会展人,我们以平台之力汇聚全球智慧,以场景之新激活产业动能,以技术之稳筑牢发展根基。低空经济已至,而上海,正以会展为笔,在蓝天之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经济传奇。

会展人崇女士带您看精彩展会 :180 0170 9818


发布者:低空会展人崇女士,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1874.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