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两会前瞻:低空经济如何“飞”入中国城市新未来?

引言:低空经济,一场即将爆发的“天空革命”

2025两会前瞻:低空经济如何“飞”入中国城市新未来?(图1)

2024年,深圳无人机外卖配送覆盖了30%的核心城区,合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飞次数突破千次,广州的空中物流网络将偏远山区包裹送达时间缩短至1小时……这些场景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走向现实。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临近,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通过政策“东风”实现全面腾飞,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根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带动超百万就业岗位。而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衔接的关键年,两会政策工具箱或将释放更强信号,为低空经济按下“加速键”。


一、政策回顾:从“破冰”到“爆发”的三年跨越

2025两会前瞻:低空经济如何“飞”入中国城市新未来?(图2)

1. 2023-2024:低空经济的政策筑基期

  • 2023年两会: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通用航空、无人机等新兴产业”,释放国家层面的战略重视。
  • 2024年两会:国务院明确将低空经济列为“新质生产力代表”,要求“建设智慧低空交通网络”,并批准深圳、合肥等15个城市开展综合应用试点。

这一阶段政策聚焦三大主线:

  • 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网格化空域划分”,简化300米以下空域飞行审批;
  • 基建先行:全国新建通用机场48个、无人机起降点超2000个;
  • 标准体系构建: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等11项国家标准。

2025两会前瞻:低空经济如何“飞”入中国城市新未来?(图3)

2. 2025年政策预期:从“试点”到“体系化”的跃升

2025年两会可能围绕以下方向深化布局:

  • 立法突破:推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升级为正式法律;
  • 空域全面开放:扩大低空空域“白名单”范围,探索城市群空域联动机制;
  • 财政加码:设立千亿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加大eVTOL适航认证补贴;
  • 场景创新:鼓励“低空+文旅”“低空+应急”等融合业态。

二、产业现状:万亿赛道上的“三驾马车”

1. 无人机:从“工具”到“生态”的质变

  • 物流领域:顺丰无人机年配送量突破1亿件,美团在深圳开通11条常态化航线;
  • 农业革命:大疆农业无人机作业面积达14亿亩次,农药使用效率提升30%;
  • 工业巡检:国家电网利用无人机实现90%以上输电线路自动化巡查。

数据亮点:2024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600亿元,全球占比超70%。

2. eVTOL:城市空中交通(UAM)的“中国速度”

  • 技术突破:亿航智能EH216-S获全球首张载人eVTOL适航证,小鹏汇天“旅航者X2”完成跨海飞行测试;
  • 商业化落地:深圳-珠海上海-苏州等城际航线进入试运营倒计时;
  • 资本热潮:2024年eVTOL领域融资超200亿元,宁德时代推出航空级固态电池。

行业预判:2025年或成eVTOL商业化元年,票价有望降至出租车2-3倍水平。

3. 低空服务:看不见的“天空新基建”

  • 空管系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推出“天穹”低空智联网,实现每秒万架次无人机调度;
  • 能源配套:全国建成无人机充电桩1.2万个,氢能无人机加氢站试点启动;
  • 数据服务:华为、腾讯入局低空经济操作系统开发,争夺“空天数据入口”。

**三、试点城市竞速:谁在打造“中国低空第一城”?**

1. 深圳:立法先行与全产业链布局

  • 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条例,设立200亿元专项基金;
  • 大疆、丰翼科技等企业集聚,形成“研发-制造-运营”闭环生态。

2. 合肥:“科教优势+场景创新”双轮驱动

  • 中科大、合肥工业大学成立低空经济研究院;
  • 开通全球首条eVTOL商务观光航线,单次飞行票价599元。

3. 广州:低空物流网络的“湾区样本”

  • 建设粤港澳低空物流走廊,实现大湾区城市群3小时达;
  • 广汽集团、亿航智能共建飞行汽车生产基地。

启示:地方政策正从“给补贴”转向“建生态”,通过立法保障、场景开放、产业链协同构建竞争优势。


四、挑战与破局:低空经济的“三重门”

1. 空域管理:安全与效率的平衡难题

  • 痛点:军民航协调机制待完善,动态空域分配技术尚未成熟;
  • 破局:2025年或试点“数字空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飞行数据实时确权。

2. 技术标准:适航认证与电池瓶颈

  • 现状:eVTOL适航审定周期长达3-5年,制约商业化进程;
  • 突破:民航局或将建立“绿色通道”,优先审批城市应急、医疗救援机型。

3. 公众认知:从“科幻”到“日常”的信任建设

  • 调查显示,68%的居民担忧低空飞行噪音与隐私问题;
  • 深圳通过“开放体验日”、保险兜底等举措提升社会接受度。

五、2025两会前瞻:政策“组合拳”的六大猜想

  1. 立法升级:制定《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法》,明确空域权属与监管责任;
  2. 空域革命:在长三角、珠三角试点3000平方公里连片开放空域;
  3. 场景清单:发布“低空经济十大应用场景”,给予税收减免支持;
  4. 技术攻坚:将eVTOL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突破倾转旋翼技术;
  5. 绿色低空:对氢能、太阳能飞行器给予碳排放权交易优惠;
  6. 民生链接:要求三甲医院、5A景区标配无人机起降点。

结语:低空经济,撬动城市未来的“第四维度”

当无人机配送站成为社区标配,当空中出租车改写城市通勤,当“低空数字孪生”重构城市治理——这场“离地1000米”的经济革命,正在打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2025年两会,或将是中国低空经济从“产业培育”迈向“全面爆发”的历史转折点。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一个“地面有车、空中有机、云端有网”的立体化社会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在这场天空争夺战中,中国的目标不仅是产业规模的领先,更是为全球低空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1875.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dikongjing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