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沙龙在上交所开场,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加速启航
科创沙龙聚势而上 上交所点燃低空经济新引擎
2025年3月2日 | 上海报道
今日上午,"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拉开帷幕。这场由上交所联合工信部、民航局指导的科创沙龙,吸引了包括顺丰速运、大疆创新、亿航智能在内的80余家产业链龙头企业,以及20余家公募基金参与研讨。会上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突破80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
一、政策东风下的产业机遇
顶层设计加速落地
2024年《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明确提出"超120米开放空域商用试点"目标,民航局数据显示,全国已划设低空经济试验空域126片,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城市群。值得注意的是,海南、深圳等地近期出台政策,允许无人机在特定区域开展同城货运,物流时效提升达70%。
新基建投资加码
据国家发改委披露,"十四五"期间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将超2000亿元。成都天府新区已建成国内首个"5G+北斗"融合导航试验区,广州正规划建设20个智能化起降场。基础设施的完善直接带动了产业应用爆发——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全国无人机表演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30%,农业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突破15亿亩次。
二、技术创新驱动低空经济腾飞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突破
大疆在本次沙龙展示了最新研发的"天穹"系列航空发动机,其推重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60%。与此同时,华为联合极飞科技推出的智能空域管理系统,实现了1000公里²范围内多机协同调度,系统响应时间缩短至毫秒级。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 城市物流:顺丰丰翼科技已在全国23个城市开展常态化无人机配送,单日最高处理订单超3万单
- 应急救援:重庆两江新区构建的"空地一体"救援网络,将山地灾害响应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20分钟
- 文旅经济:北京延庆打造的"空中长城"观光航线,国庆期间单日载客量突破1.2万人次
商业模型创新迭代
"飞行汽车+共享出行"模式引发热议。小鹏汇天公布的Mega EV飞行汽车预售数据显示,意向订单已超4万台。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当飞行汽车的单位运营成本降至地面汽车的1/3时,将触发规模化商用拐点。"
三、上交所赋能新质生产力
资本助力产业升级
截至2025年2月底,上交所"硬科技"指数中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占比达18%,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低空经济领域IPO融资额同比增长320%,其中九成企业获得国有资本战略投资。
打造产业生态平台
本次沙龙发布的"低空经济产业联盟"计划,将通过三大机制推动发展:
- 技术标准共建:联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单位制定《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适航标准》
- 数据资源共享:搭建全国统一的低空空域监管信息平台
- 产融对接通道:设立首期规模50亿元的专项产业基金
国际化布局提速
上交所总经理在致辞中表示:"将推动建立跨境低空经济金融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参与全球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标准制定。"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份额已超75%,大疆农业无人机更占据东南亚市场90%份额。
四、破局之路:挑战与对策
安全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民航局数据显示,2024年收到低空目击报告同比增长180%,主要集中于无人机违规飞行。专家建议建立"数字孪生+AI预警"监管系统,参考美国FAA经验引入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UTM)。
空域资源高效利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伟提出"分层管理"方案:
- 0-120米:完全开放给民用无人机
- 120-300米:实施动态空域共享
- 300米以上:纳入民航管制体系
基础设施短板待补
西部某省试点地区反馈,现有起降场间距超过50公里,难以满足高频次起降需求。建议参照德国"垂直起降机场网络"模式,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园区等场景建设分布式起降设施。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1766.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