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低空经济崛起:民企撬动300亿产业链,无人机送羊肉开启城际物流新篇
9月23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翱翔小镇,无人机库舱门缓缓开启,巡检无人机自主升空执行任务。这一幕已成为陕西低空经济发展的日常图景。2024年以来,陕西发挥航空产业优势,加快推进低空产业链建设,聚集相关企业657家,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01 政策赋能,打造低空经济新高地
“政策东风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在西安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展厅,总经办主任张驰指着一个智能无人值守机库介绍。这个约三四立方米的模块化装置集成自动充电、气象监测等功能,可实现重点区域“7×24小时”无人化值守。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率先出台专项规划和支持政策,提出打造“研发制造、飞行运营、服务保障”全产业链。2025年8月,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低空经济产业质量强链补链工作措施,推行企业登记注册“一件事”集成办理。
在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省内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成为民企创新成果的“试金石”。这里集研发试验、检测验证、适航服务、飞手培训功能于一体,每天有多家企业在此试飞产品,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02 创新驱动,民企攻克核心技术
在低空经济新蓝海中,核心技术突破成为陕西民企抢占制高点的关键。“飞行控制系统是无人机的‘大脑’,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羚控科技董事长段晓军表示,企业正着力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无人机领域的深度融合。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低空多任务智能电子防御系统,按照“空管空防一体化、平战一体”理念,为低空领域提供全链条智能化解决方案。该公司低空经济业务负责人段永表示:“这款‘多面手’系统能够快速发现和拦截无人机目标。”
随着技术成熟,陕西民企向智能化、自主化迈进。因诺科技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系统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具备自主感知、实时分析、智能决策能力。“我们不仅要让无人机飞起来,更要让它们‘会思考’。”张驰说。
03 应用拓展,低空蓝图变现实
陕西低空经济通过创新应用场景,正将蓝图变为现实。今年2月16日的城际低空物流航线首航,只是陕西低空应用的一个缩影。在眉县汤峪镇猕猴桃园,无人机腾空而起,精准喷药施肥。“一台无人机顶20个劳动力,可减少30%以上农药使用量。”眉县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向文旅消费领域拓展。2025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推出的直升机游览项目,日接待游客超500人次,开启“低空+文旅”创新模式。
通过5G、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无人机从简单飞行工具进化为智能化空中终端,在环保监测、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陕西民营企业正通过场景创新,不断拓展低空经济发展边界。
陕西已形成以民营企业为牵引的低空经济产业链。陕西省互联网协会牵头成立的“低空经济技术研究院”汇聚20家企业及科研机构,促进产学研融合。从榆林到西安的羊肉运输,从猕猴桃园到油菜花海,陕西低空经济正在书写新的产业传奇。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请仔细甄别,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shanxi/4242.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