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成陕西“新基建”
一、政策红利“砸”下来:西安一天新增3家无人机公司
“以前注册涉航企业,光盖章就要跑8个窗口,现在‘一件事’集成办理,3小时拿到营业执照。”9月20日,90后创客张凯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政务大厅晒出“新鲜出炉”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直指赛道——“陕西迅蜂低空物流有限公司”。
背后推手是8月刚落地的《陕西省低空经济产业质量强链补链工作措施》:企业落户最高补500万元、研发经费加计扣除再上浮10%、开放政府应用场景“先尝后买”。
“政策就像给无人机装上了涡扇发动机。”省互联网协会秘书长王艳介绍,截至9月24日,西安低空经济企业数已飙到657家,一年新增219家,平均一天3家,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二、核心技术“卷”起来:陕西民企的“无人机大脑”有多强?
1. 会“思考”的无人机
在西安高新区因诺科技的展厅,记者见到一台看似普通的六旋翼无人机。
“它最大的不同在里面。”CEO张驰打开机盖,露出一块指甲盖大的AI芯片,“融合视觉SLAM、毫米波雷达与北斗三号,0.1秒内可自主规划避障路径,就算GPS信号被干扰,也能在陌生环境完成巡检。”
今年6月,这套系统被华能陕西公司引入,用于秦岭段高压线巡检,效率是人工的18倍,全年可节省成本1200万元。
2. “空管+防空”一体化
“黑飞”一直是低空经济痛点。西安天和防务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低空多任务智能电子防御系统”:一套设备同时完成空管监视、目标识别、电子干扰、精准拦截,实现“发现—跟踪—处置”15秒闭环。
“今年已在国内外6个机场、5处重大活动落地,成功拦截‘黑飞’无人机37架次。”公司低空业务负责人段永透露,产品订单排到明年Q2。
3. 飞行控制系统国产化
“如果把无人机比作人,飞控就是大脑。”羚控科技董事长段晓军说。
过去,国内大型无人机飞控依赖进口。羚控投入3.5亿元、历时6年,推出150千克级无人机国产飞控,打破国外垄断。
“载重40千克、续航8小时,可在5500米高原起降。”段晓军透露,该系统已批量装备于“翼龙”民用版,累计安全飞行超10万小时。
三、应用场景“飞”入日常:从猕猴桃园到秦岭救援
1. 农业:一台无人机=20个劳动力
9月23日,眉县汤峪镇猕猴桃园。
“起飞!”随着飞手王浩一声令下,植保无人机沿着预设航线喷出细密药雾,不到10分钟,20亩果园作业完毕。
“过去人工打药,6个人要干一天,现在一台无人机半小时搞定,农药用量减少30%,每亩节本260元。”眉县果业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县85%的猕猴桃用上了无人机植保。
2. 文旅:直升机看油菜花“一票难求”
3月,汉中油菜花节。
“没想到坐直升机看花海这么火!”汉中市民刘女士带着父母体验“低空赏花”,票价398元,全程8分钟,日接待量超500人次,节前票被抢空。
“低空+文旅”让汉中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2%,当地民企秦汉通航计划再引进5架直升机,开通“汉中—秦岭—嘉陵江”低空观光环线。
3. 救援:秦岭迷路驴友15分钟被找到
7月,秦岭鳌太线,两名驴友失联。
陕直股份贝尔407直升机搭载红外吊舱起飞,15分钟后在海拔2800米发现被困者,成功救出。
“以前搜救靠‘人海战术’,现在直升机+无人机‘空地一体’,平均救援时间缩短70%。”陕西省航空应急救援中心指挥长王昀说。
四、产业生态“链”起来:从“空中驾校”到“无人机4S店”
1. 空中驾校:30天拿证,月薪过万
“学员最关心的问题:多久能拿证?包就业吗?”陕西瑞飞创新科技培训基地负责人余凌峰给出答案:30天通过民航局理论+实操考试,推荐到农业、电力、测绘企业,月薪8000元起。
今年以来,汉中“空中驾校”已培训飞手1200人,八成实现就业,不少95后女孩转行做女飞手。
2. 无人机4S店:卖飞机、买保险、办驾照一条龙
在西安航天基地,西北首家“无人机综合服务中心”即将开业。
“就像汽车4S店,我们提供整机销售、保险、维修、培训、数据服务。”创始人赵磊透露,已与中国人保推出“无人机三责险”,保费最低每天6元,最高赔付200万元。
3. 产业联盟:50家上下游企业“抱团”
省总商会低空经济工作委员会成立半年,已吸纳50家会员,覆盖整机制造、发动机、复合材料、飞控、地面站、运营服务。
“每月一次供需对接会,去年帮会员联合采购碳纤维,成本降了12%。”秘书长李军说。
五、挑战与展望:低空经济,还能飞多高?
1. 空域改革待突破
“虽然陕西已划设6片低空改革空域,但真高300米以下航线审批仍需7个工作日。”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呼吁,借鉴海南经验,推行“动态释放+报备制”,让“随报随飞”成为可能。
2. 人才缺口超3万
据省人社厅预测,到2027年,陕西低空经济直接从业人员将突破10万,其中飞手、维修、空管人才缺口3.2万。
“我们已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航空学院共建‘低空经济学院’,实行订单式培养。”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宏透露,首批500名新生明年9月入学。
3. 安全底线需守牢
随着无人机数量激增,碰撞、坠机、扰航事件概率增加。
“下一步将建设省级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接入北斗、ADS-B、5G专网,实现无人机实时监测、身份识别、电子围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戴滨华说。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shanxi/4243.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