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航空盛会落幕,低空经济从“概念”加速迈向“实践”
室外,动力伞编队划过天际,多机特技飞行表演引来阵阵惊叹;室内,118家企业近400件展品琳琅满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热烈交流。
9月29日至10月1日,2025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暨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在法库财湖机场举行。这场立足辽宁、辐射东北、面向全国的航空产业盛会,全面展示了低空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标志着辽宁低空经济正从“概念热”走向“实质兴”。
01 展会盛况:规模空前,成果丰硕
本届大会首次实现省级航空产业发展大会与国际飞行大会合并举办,形成“会+展+演”三位一体的航空盛会格局。
静态展规模创下历届之最,展区总面积达9.5万平方米。
室外汇聚50款机型、100架国内外知名航空器,室内则有118家企业参展。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等航空“国家队”集中亮相,展出包括12款全系列低空动力产品在内的核心装备。
本次大会签约重点项目39个,总投资额103.6亿元;意向成交飞机260架,订单金额102亿元,实现“双百亿”目标。
沈阳航空产业集团签约1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4亿元。
02 全产业链展示:从制造到应用
本次大会全景展示了低空经济“上中下”游产业链。
既有整机制造,也有核心部件,既涉及通信导航、空域管理等低空基础设施,也涵盖航空救援、物流运输等运营服务。
沈阳本地企业与航企合作的“10吨级无人货机项目”首次公开亮相。
这是全球目前首款取得“四证”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未来交通工具,具备长航程、高商载、低运营成本特点,是未来物流运输的“潜力股”。
在应急救援领域,各大参展商展示了守护安全的“科技堡垒”。
辽宁翼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两台消防无人机引来不少观众咨询。
该公司负责人陈霞介绍:“这款无人机‘人、机、车、弹’四位一体,结合有效战法,能快速精准实现集群灭火。”
03 政策支持: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在同期举行的辽宁省低空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专题会议上,发布了 《辽宁省低空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该计划提出,到2027年新能源飞机、工业级无人机、军用无人机实现谱系化和产业化,高商载货运无人机、混电动系统等重大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
辽宁省将建设沈阳、大连等地的低空飞行器产业园区,形成高质量、低成本的配套体系。
辽宁拥有航空601所、沈飞集团、航发606所、沈阳黎明公司“两厂两所”等优质资源,具备雄厚的高端航空装备研发制造实力。
结合环渤海地区日益增长的物流与交通需求,辽宁省正着力推进环渤海、跨黄海区域低空物流运营网络建设,并加速打造国家级低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04 应用场景:从概念到实践
沈阳通航产业基地已打造25个应用场景。
飞行大会现场,eVTOL城市交通、无人机物流运输,“实战化”的“辽宁绿翼·2025”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应急演练接续上演,低空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就摆在眼前。
瑞合玄武(辽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5月在沈阳通航产业基地落户,主要生产物流、垂直起降固定翼、自动换电机巢等无人机产品。
公司生产的警用无人机已在法库低空智慧警务站应用,可1分钟出警,3分钟到达,5分钟回传现场数据。
公司负责人陈思聪说:“未来还将开辟低空政务服务、智慧文旅、物流网络、智能制造、遥感监测等应用场景。”
文旅驿站首次进驻飞行大会,大会吉祥物、冰箱贴等文创产品摆上展台,低空文旅线路遍布全域。
会场中显现:低空经济正串珠成链,“通航+”越融越深。
随着飞行大会落幕,法库财湖机场恢复平静。但低空经济的涟漪正从辽宁向外扩散。
从应急救援到物流运输,从农业植保到智慧城市,低空应用场景正在各行各业快速落地。
随着《辽宁省低空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辽宁的低空经济蓝图已清晰可见。
这场盛会昭示着,低空经济不再是未来的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请仔细甄别,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liaoning/4311.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