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幻走进现实!江苏低空经济规模全国前列,剑指万亿未来

曾几何时,科幻作品中描绘的城市低空飞行场景还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如今在江苏大地正逐步变为现实。最新数据显示,江苏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已近300亿元,集聚上下游企业约1300家,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正在万亿级新赛道上全速前进。

从科幻走进现实!江苏低空经济规模全国前列,剑指万亿未来(图1)

南京龙潭港,跑船多年的王凯船长通过手机下单了一份肯德基外卖。三小时后,当货船驶入指定区域,一架无人机从江边基地起飞,精准地将外卖送达航行中的货船甲板上。这看似简单的场景,背后是智能调度、航线规划、5G通信和视觉识别技术的复杂整合。

江苏低空经济已形成制造与服务"双轮驱动"的完整产业链。在制造业方面,全省集聚近800家上下游企业,核心产业规模超200亿元,基本实现低空航空器整机、关键零部件等全环节覆盖。在服务业方面,涵盖检验检测、教育培训、飞行运营等关键环节,营收规模近100亿元。

创新驱动成为江苏突围的关键密码。截至2025年6月,全省低空经济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列全国第三;FP-98大型载货无人机、ET9型eVTOL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提供强大研发支撑。

政策护航与资金支持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去年8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南京、苏州等地也出台相关实施方案。今年1到5月,全省低空经济项目融资案例与金额位居全国前列,披露融资总额26.5亿元。

尽管成绩亮眼,但业内人士指出,低空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市场规模不足、空域开放受限、商业模式不成熟、"黑飞"扰航事件时有发生等。如何破解"试点易、规模化难"的困境,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

展望未来,江苏正多措并举守好低空赛道的头部位置:加大链主企业培育力度、拓展丰富应用场景、推动地方立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无锡、苏州两地促进低空经济法规获批,江苏低空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

据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在这场通往未来的竞赛中,江苏正以非凡的"敏锐度"与"行动力",书写着从"科幻"到"现实"的产业新篇章。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请仔细甄别,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jiangsu/4149.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