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打造"天空之城":全国首个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投入测试
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安徽合肥抢抓机遇,加速推进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打造全国首个成规模的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标志着我国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入新阶段。
全国首个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落地合肥
7月初,记者探访了位于合肥的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这座建筑整体呈螺旋上升形态,象征低空经济的腾飞,总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可同时运营10至20台航空器,目前正在进行商业化运营前的测试。该枢纽港不仅是全国首个成规模的城市空中交通示范场景,也是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商业运营的重要试点。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三证齐全”,安全飞行超6万架次
在枢纽港内测试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型号为EH216-S,是全球首个取得生产许可证、型号合格证和标准适航证(“三证齐全”)的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这款航空器采用16支螺旋桨设计,最大航程30公里,可搭载2名乘客,目前已累计完成超过6.6万架次的安全飞行测试,为商业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低空观光先行,未来可“打飞的”出行
合肥去年成立的合翼航空已获得运营合格证,目前正开展低空观光测试,未来市民可乘坐无人驾驶航空器俯瞰城市风光。此外,合肥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设超30个无人驾驶航空器起降点,构建城市空中交通网络,“打飞的”或将成为市民出行新选择。
200+条航线,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丰富
除载人飞行外,合肥已开通200多条无人机航线,涵盖医疗物资配送、轨道巡检、外卖配送等多个领域1。同时,蜀山区近期启动全国首个无人机共享机场试点,初期拟建13个共享机场,打造“空中交通管廊”,未来将扩展至100个点位,进一步规范无人机飞行管理。
产业链加速聚集,合肥迈向“天空之城”
目前,合肥已汇聚300多家低空经济企业,形成从研发、制造到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随着eVTOL、无人机物流等技术的成熟,合肥正加速向“天空之城”迈进,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低空经济或将成为合肥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重塑城市交通与产业格局。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hefei/3685.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