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广东农事运动会遇见低空经济

一、把“科幻片”搬进现实:稻田上空的“白纱雾幕”

9 月 16 日清晨,清远市山塘镇,薄雾尚未散去,20 架植保无人机同时轰鸣升空。短短 3 分钟,300 亩稻田被均匀罩上一层“白纱”——药剂雾化颗粒直径不足 200 微米,却比人工喷洒节省 30% 药量、90% 用水量,防治效果却提升 15%。

这不是电影特效,而是广东省第二届农事运动会植保飞防实操现场。来自韶关的吴岳,以误差不超过 5 厘米、航线偏差低于 2% 的“零失误”成绩,拿下大赛一等奖。赛后,他把奖状塞进背包,继续赶往 30 公里外的晚稻病虫害监测点,“下午还要巡田,没时间庆祝。”

当广东农事运动会遇见低空经济(图1)

二、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低空经济如何嵌入乡村产业链

1. 技术链:AI 让无人机“长出眼睛和大脑”

过去,飞手要靠肉眼判断虫情;如今,高清多光谱镜头 15 秒可拍摄 200 张图像,云端 AI 在 30 秒内生成虫口密度热力图,并自动规划喷洒路径。极飞科技提供的测试数据显示,AI 处方图让农药减量 22.7%,产量反增 11.4%。

2. 产业链:广东“一条龙”全配齐

大疆、极飞、极目、成至……从整机研发、零部件制造,到飞防服务队、售后培训,广东拥有全国最完整的农用无人机产业链。2024 年,全省农用无人机保有量突破 6.8 万架,直接带动“飞手”就业岗位 11.2 万个,间接拉动维修、保险、物流等配套产值 320 亿元。
“一架植保无人机,能撬动 8 个周边岗位。”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飞手、维修员、药剂师、数据分析师、保险顾问、农机经纪人、直播销售员、乡村研学导师,共同构成“低空经济乡村生态圈”。

3. 价值链:从“卖稻谷”到“卖服务”

茂名高州储良村的龙眼林里,袁家祥、张惠娇夫妻把植保无人机升级为“龙眼授粉+病虫害防控+短视频直播”三合一平台。去年,他们通过抖音直播“云授粉”,吸引 120 万网友围观,带动储良龙眼溢价 20%,村集体收入增加 260 万元。
“以前卖龙眼,现在卖‘龙眼故事’+‘低空体验’。”村支书莫兆永笑言,民宿入住率从 38% 提升到 89%,低空经济让“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真正“飞”了起来。

三、把“赛事”变“事赛”:农事运动会到底在“比”什么?

1. 比速度:5 分钟完成 20 亩稻田变量喷洒

2. 比精度:误差≤5 厘米,重喷、漏喷率≤1%

3. 比“绿度”:每亩节水 30%、节药 25%、减碳 18%

4. 比“融合度”:谁能把无人机与耕、种、管、收、储、销、游全链条结合得更紧密

“比赛结束,但服务不结束。”组委会要求所有参赛飞手与当地农户签订“赛后托管协议”,至少提供 1 季作物的全程飞防+数据反馈,确保技术真正落地。清远市山塘镇农户黄炳坤去年亩产稻谷 940 斤,今年接受赛后托管服务后,亩产提高到 1080 斤,“一亩地多收 140 斤,扣掉服务费还多赚 180 元。”

四、四个梦想:厅长写给“新农人”的“未来信”

闭幕式上,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刘棕会现场朗读了一封写给“新农人”的信,提出四个梦想:

  1. 稻下乘凉梦——用植保技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2. 农业展翅梦——让“低空经济+农业科技”成为双引擎;
  3. AI 赋能梦——让数据成为新农资,让算法成为新农具;
  4. 技艺卓越梦——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飞手队伍。

“你们不是在飞无人机,是在飞乡村的未来。”话音落下,全场 300 多名飞手齐声回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航线刻在稻浪上!”

五、把“流量”变“留量”:广东这样留住年轻人

1. 职称通道:全国首批“无人机农艺师”职称评审今年在广东落地,飞手可评初级、中级、高级农艺师,与公务员、事业编同等待遇。

2. 金融支持:省农担公司推出“飞手贷”,最高 50 万元信用贷款,年利率 3.8%,已发放 1.7 亿元。

3. 保险兜底: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推出“飞手保”,作业意外、设备损坏、第三方责任一单一保,保费 800 元/年,保额 200 万元。

4. 赛事 IP:农事运动会已被写入《广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每年 9 月固定举办,打造“农业+体育+科技”乡村新庙会。

“95 后”邹其钊大学毕业 4 年,已从“飞手”升级为“飞防队队长”,带领 22 名大学生扎根肇庆高要区,“去年我们团队人均收入 18.7 万元,比留在广州的同学还高。”

六、把“样板”变“ panorama(全景)”:未来三年,广东打算这么干

工程目标时间节点
百千万飞手培训计划培养 10 万名持证飞手2025—2027
千镇千站工程每镇建成 1 个无人机综合服务站2025—2026
低空+产业融合示范区打造 100 个“低空经济+特色村”2025—2027
农业 AI 十大场景开放开放 1000 万亩农田数据训练集2025 年底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亩农田都能‘叫得到飞机、算得清数据、卖得出好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东透露,广东正与国家民航局对接,争取在 2026 年前率先试点“乡村低空公共航路”,让无人机像公交车一样按固定航线、固定班次飞进田间地头。

七、把“愿景”落地到你我餐桌:一条稻花香里的“低空故事”

想象一下,2026 年 9 月,你我在超市拿起一包 5 公斤装的“低空稻花香”,扫码即可看到:

  • 它出生在清远山塘镇,由“00 后”飞手阿欣的无人机队托管;
  • 生长期间,AI 识别出 3 次稻纵卷叶螟预警,精准喷洒 2 次生物农药,减量 35%;
  • 收割前,卫星+无人机联合测产,预估亩产 1120 斤;
  • 收割当天,无人机把稻谷直接吊运到田边冷链车,减少 8% 运输损耗;
  • 晚上,主播在抖音直播“稻田月光音乐会”,1 小时卖出 12 万斤。

“低空经济”不再是冷冰冰的术语,而是我们碗里每一粒米饭的“数字旅程”。

八、写在最后:稻浪之上,是乡村的未来

广东农事运动会已经落幕,但无人机螺旋桨掀起的“稻田风”才刚刚开始。它吹皱了传统农业的一池春水,也吹开了乡村振兴的万重稻浪。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飞手”当作职业,把农田当作赛场,把数据当作农资,我们有理由相信:
“低空”不只是天空的延伸,更是乡村梦想的新高度;
“经济”不只是 GDP 的数字,更是农户腰包的真实增厚;

“乡村振兴”也不只是口号,而是每一亩稻田、每一颗龙眼、每一位飞手共同写下的时代注脚。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gd/4185.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