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飞出深山!邵武无人机运输破解农产品"最初一公里"难题
在福建邵武市桂林乡的青山绿水间,一场"空中革命"正在改变着山区农产品的命运。8月12日,一架150公斤级重载无人机满载新鲜黄桃,仅用8分钟就完成了从深山果园到集散点的运输任务,而这段路程传统农机运输需要近1小时。这标志着邵武市成功破解了困扰山区农业多年的"最初一公里"运输难题。
科技翅膀助力农产品"起飞"
桂林乡盛产优质黄桃,但崎岖的山路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今年,当地创新引入重载无人机运输系统,几万斤黄桃将通过这条"空中走廊"直达市场。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招商科负责人叶选晖介绍,这种运输方式不仅将效率提升7倍多,更能最大程度保持水果的新鲜度,为农产品增值创造了条件。
"过去采摘后要辗转多个环节才能运出山,现在直接从果园'飞'到冷链集散点,品质更有保障。"当地果农欣喜地表示。福建武夷云无人机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葛春祥透露,公司正在构建"低空经济+乡村振兴"模式,计划将这一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山区特色农产品运输中。
"跨乡联建"打造综合服务平台
这场科技助农的实践背后,是邵武市创新的"跨乡联建"机制。金桂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桂林乡和金坑乡联合打造的示范项目,不仅成为无人机运输的集散枢纽,更整合了农产品展销、便民服务等多元功能,实现了闲置资源的活化利用。
桂林乡党委书记陈兴介绍,通过"产业联建、品牌联创、产品联销"模式,中心已带动周边乡村形成产业共建、资源共享的发展格局。如今,这个设在高速服务区的中心,既服务当地村民,又面向过往旅客展销特色农产品,成为联通城乡的新节点。
构建"空中物流链"新体系
此次成功试点只是开始。叶选晖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南平地区农业特点,完善"产地直达冷库集散"的空中物流体系。重点布局高山地区农产品运输网络,打造从田间、山头到餐桌的快速通道。
随着重载无人机应用的深入,邵武市计划将这一模式拓展到更多农产品领域,并逐步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当地农户算了一笔账:虽然无人机运输单次成本略高,但节省的时间和人力和带来的品质提升,最终能使收益增加30%以上。
从8分钟的飞行到乡村振兴的大文章,邵武市用科技之翼托起了山区农业的新希望。这条"空中走廊"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更架起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桥梁,为山区共同富裕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fujian/3871.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