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万亿市场,法律规范+保险护航+气象支撑缺一不可
根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在这一万亿级赛道中,三大支撑体系确实缺一不可:

图片来源:图片由Ai生成
法律是根基,我国已形成国家顶层立法与地方先行先试相结合的双层结构。以《民用航空法》为根本,配套多项行政法规,深圳、广州等地也出台了专项产业促进条例。未来需填补中央立法空白,完善空域管理等根本性制度。
保险是稳定器,强制责任险制度已落地。市场创新同步推进,如重庆成立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共保体,推出覆盖多种风险的专属产品。当前需破解供需错配,加快开发定制化保险方案。
气象是千里眼,保障飞行安全。江西、深圳、贵州等地正积极构建低空气象保障体系,通过部署精密监测设备,为通航作业提供精准服务。加速标准体系建设是提升服务效益的关键。
三者构成“规则前置-风险转移-环境感知”的闭环,缺一不可。唯有让法律、保险与气象协同发力,才能为低空经济系好“安全带”、装好“导航仪”,实现“飞得起来、飞得安全、飞得高效”的战略目标。
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dt/4600.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