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让城市交通“立体化”
低空经济通过开发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空域资源,引入无人机、eVTOL等新型航空器,推动城市交通从“平面”走向“立体”,构建地面、低空、云端协同的三维体系。
目前,深圳、广州南沙、浙江嘉兴、湖南长沙等地已开展多项实践,包括低空物流、空中通勤、医疗应急配送和“空中的士”服务平台等,逐步形成“地下—地面—低空”多层交通网络。
实现立体化交通依赖四大支撑:政策层面纳入国家战略,配套制度持续完善;加快起降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等“低空新基建”;融合5G、北斗、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智慧调度;构建制造、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生态。
低空经济不仅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更拓展城市空间——未来“打飞的”通勤、无人机送货、空中应急响应等场景将逐渐普及,重构出行效率与城市服务形态。
结语:低空经济不是“飞起来的概念”,而是“落下去的系统”,正从物流、巡检等场景向规模化载人运输迈进,逐步成为城市日常的一部分。
内容来源网络整理,图片Ai生成,仅供学习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dt/4072.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