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丹凤 “飞天记”:一座秦岭小城的低空经济突围

秦岭深处的丹凤县,正用一场 “离地百米的革命” 改写县域经济的叙事方式。7 月 11 日,“低空经济示范县” 的牌匾落定那一刻,这座秦岭南麓的小城突然明白:天空从来不是屏障,而是通往新增长极的捷径。

陕西丹凤 “飞天记”:一座秦岭小城的低空经济突围(图1)

一、无人机掠过麦浪:给农田装上 “智慧翅膀”

“从前背着药桶爬坡,现在遥控器一按就能管万亩地。” 丹凤县农技中心副主任孙志厚望着川道里的农田,眼里装着十年变迁。2017 年商洛市植保站送来的第一台无人机,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彻底搅活了传统农业的静水。


操作员岳英侠的遥控器,是新时代最亮眼的 “农具”。每年 4 月到 8 月,她的 “铁翅膀” 要在 2.5 万亩田地上空划出精准轨迹 —— 山坡地不再需要人背肩扛,药剂喷洒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当无人机像雨燕般掠过麦浪,留下的不仅是效率翻倍的成绩单,更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彻底革新。


这场变革还蔓延到山林间。作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丹凤把无人机请进了林场:从林木巡查到碳汇监测,曾经靠脚丈量的山林,如今在 “空中视角” 下变得清晰可控。绿水青山里,正长出科技赋能的新价值。陕西丹凤 “飞天记”:一座秦岭小城的低空经济突围(图2)

二、五百架无人机的夜空魔术:点亮小城新消费

2024 年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前夕,丹江河畔的夜空突然被 “星群” 点亮。500 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苍穹画布上变幻出 “鹤城” 丹凤的灵动剪影,勾勒出秦岭的巍峨轮廓。岸边的张建军举着手机录个不停:“天上的星星会讲故事,这新鲜景头回见!”


这场光影盛宴的幕后推手,是陕西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的集群控制系统,能让无人机跳出厘米级精度的空中芭蕾。” 董事长徐祥勇的语气里藏着骄傲 —— 这家手握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企业,已建成从设计到生产的全产业链条,除了航电系统,无人机所有零部件都能打上 “丹凤制造” 的标签。


以中天禹辰为圆心,丹凤正画一个更大的圈:智能制造产业园里,通用航空低空遥感、大数据等新业态正加速聚集。当无人机从表演道具变成产业基石,秦岭小城的夜空,亮起的不仅是灯光,更是县域经济的新坐标。

三、苍穹赛场的速度与激情:让梦想照进产业

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的赛场上,空气里都飘着肾上腺素的味道。700 余名选手操控着 “座驾” 各显神通:固定翼飞机划破长空,多旋翼无人机如闪电穿梭,穿越机在障碍间灵活翻腾,上演着一场酣畅淋漓的 “空中芭蕾”。


人群中,李国强正看着儿子调试设备,眼里满是欣慰:“从小带他玩航模,现在反倒成了我的老师。” 不远处,女飞手李诗雨全神贯注,操控杆轻颤间,无人机精准穿过狭窄门框 —— 每一次完美飞行,都是上千次练习的勋章。


对徐祥勇而言,赛事从来不止于竞技。“这是技术的秀场,更是人才的摇篮。” 他指着生产线介绍,这里年产的 5 万架小型机、5000 架中型机、2500 架大型机,正等待着从丹凤飞向全国。当孩子们仰着头为航模欢呼时,他们眼里的光,正是低空经济最珍贵的火种。


从农田上空的植保无人机,到夜空里的光影魔术,再到赛场上的速度激情,丹凤把 “低空 +” 的文章写进了山川田野、市井街巷。这座秦岭小城的飞天梦,不仅是科技与产业的相遇,更是县域经济突破地理边界的勇敢尝试 —— 当天空成为新赛道,每个平凡角落都可能长出不平凡的未来。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瞭望塔,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dt/3855.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