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起飞”,多地抢滩布局新赛道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在政策、技术和资本推动下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和企业纷纷加速布局。

低空经济“起飞”,多地抢滩布局新赛道(图1)

国家层面,政策密集出台,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统筹规划与管理。地方政府如北京上海广东和河南等也提出具体发展目标,争相在低空经济市场中占据先机。

资本方面,全国20余个省市设立总规模超千亿元的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城投公司深度参与。同时,低空经济领域投融资活动活跃,主要集中在飞行器制造环节。

产业趋势上,eVTOL、5G-A通信和固态电池等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场景多元化,包括物流配送、低空旅游和应急救援等。然而,低空经济仍面临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等挑战。

未来,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突破3.5万亿元。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抢占国际标准话语权。此外,低空经济将与物流、文旅、农业等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

总之,低空经济已成为各地争相布局的“新蓝海”,在政策、资本和技术三重驱动下,正加速从概念走向规模化商用。未来有望成为继高铁、新能源之后的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但需克服基础设施、法规等方面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容来源网络整理,图片AI创作,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dt/3280.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