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蓄势高飞:产业链协同与场景创新双轮驱动

DeepSeek-CJK-patch, Inter,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egoe UI", Roboto, "Noto Sans", Ubuntu, Cantarell, "Helvetica Neue", Oxygen, "Open Sans", sans-serif; text-wrap-mode: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成都都市圈正以产业链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景创新为三大支柱,全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成都市无人机飞行架次达32万,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成德眉资四市形成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生态。中航智"总部研发在金牛、生产制造在什邡"的布局模式,充分发挥了成都人才与德阳制造优势。四川省同城化办推动绘制产业链全景图及四张清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目前,成都已聚集239家航空材料企业和120家导航系统企业,沃飞长空研发的六座级载客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AE200标志着商业化新突破。

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蓄势高飞:产业链协同与场景创新双轮驱动(图1)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什邡通用机场作为都市圈第二个A1级机场正在建设中,将与金堂淮州机场、眉山洪雅机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都作为全国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城市,获批600米以下空域管理权,金堂淮州机场创新设计的阶梯式低空空域大幅降低了企业测试成本。

应用场景创新亮点纷呈。都市圈已开通91条低空航线,"熊猫飞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德阳医院无人机医疗样本转运、龙泉驿区山区卫生院无人机送检等创新应用切实提升了公共服务效率。物流配送领域,无人机运输航线即将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四川省实施"能放尽放、能飞尽飞"的空域改革政策,成都被列为全国eVTOL试点城市。成都高新区构建了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体系,3223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突破、产业协同和政策支持的持续深化,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有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打飞的"游览巴蜀胜景的愿景正加速变为现实。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chengdu/3122.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