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畔崛起“低空新城”!滨州探路全链条生态,已保障飞行6000+架次
山东省首个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管理机构——滨州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作为全省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先锋官”,该中心以飞行管理为核心,承担民用无人驾驶飞行空域管理、飞行服务等职责。
01 打造全省样板,低空经济有了“滨州模式”
滨州低空飞行服务中心配套“天城云”云平台,拥有总面积3044平方公里的空域资源和完善的起降场设施。
数据显示,该中心已审批500多条飞行计划,累计保障飞行6039架次,累计飞行航时达2907小时。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滨州打造低空经济“全链条生态体系”的坚定决心。
02 “天城云”平台,实现低空精准管控
中心配备的指挥大厅搭载的“天城云”管控系统,是国家民航局批准运行的首个具有SORA运行风险评估能力的无人机云系统。
该系统具备飞行计划申请审批、电子围栏预警告警、飞行态势实时监视、运营风险评估等低空监管能力,可协同政府部门及军民航机构对低空空域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03 基础设施升级,构筑低空飞行“安全网”
滨州布局了9座六要素气象监测站,实时提供本场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等气象数据。
同时建设了9座5G-A通感一体化基站,凭借高速率、低延时的通信传输能力,实现300米以下、1.5公里内空域精准感知,实时反馈数据准确率达99.99%。
04 产业集聚效应显现,16家企业已入驻
2025年6月,山东省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在滨州正式运行,进一步加速了无人机产业集聚。
目前已有16家企业入驻智能共享中心,打造了试验试飞、适航审定、智造共享、市场拓展为核心的产业生态。汉来(滨州)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依托先进技术,打造出了国内单条产线年产能1300架的无人机制造基地。
05 产学研深度融合,南航助力技术突破
滨州连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围绕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无人机产业园已列入山东省特色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园两场多空域,一中心两平台多场景”产业布局,构建了有效的低空飞行管理基础设施。
从单一的飞行服务到全产业链生态构建,滨州正在渤海之畔绘制一幅低空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这座工业重镇依托低空经济新赛道,正在为山东打造国际低空经济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请仔细甄别,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binzhou/3999.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