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或成下一个制造业风口?
今年珠海航展上,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首次公开飞行。
这款分体式飞行汽车在现场上演了“低空直线加速”“螺旋上升”“匀速降高”和“精准降落”四大飞行科目,重点展现出自动驾驶在不同工况下,对飞行器的精准操控能力。

本款“陆地航母”是由小鹏汇天自主研发,预计于2026年实现交付。虽然具备特殊的飞行器和电动垂直起降技术,但仍被定位为汽车。
汽车“上天”,不仅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有了新的研发方向,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低空经济”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变得越来越具象化。

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早在18世纪末,欧美就对低空经济展开探索,到2016年才真正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布第107号法规,规定商业用途的小型无人机运营规则在2021年美英等国开始普及应用,试行空中出租车,亚马逊在美国部分地区使用无人机送货等等。

那么,为什么要说低空经济可能是下一个新的风口呢?
从作用上来看,低空经济具备“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的特性,能带动研发、制造、运维等多角度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足够孕育出以“低空经济+使用场景”为基础的新型应用。
通俗地说,低空经济可能会创造出更多高效的运输方式。
其次低空经济的载具是飞行器,这部分正是新能源技术的延伸,飞行器的研发主要基于电动化(或氢能)技术,基本延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和充电桩、车身材料等固有技术。
再加上国内具备完善的无人机整机、大飞机制造,以及飞控、航电的产业基础,完全具备研发飞行器的“土壤”。
最后是扶持力,正如当年新能源汽车一样,当前低空经济同样备受关注。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低空经济被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是同一级别;2024年,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
总之,国家层面定下了大基调,各省市的激励措施也是层出不穷。

低空经济“起飞”正当时
虽说欧美在低空经济领域端有着先发优势,但我国的低空经济同样发展迅猛,相关技术已逐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场景,相关案例数不胜数:
以上都是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的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服务和新业态。

低空飞行器制造或称为新的热门风口
低空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通用航空飞行器的研发、生产、制造、飞行运行为核心,同时辐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飞行服务保障等,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低成本的生产服务方式。
就目前发展趋势看,低空经济产业链主要分为上中下三个层级。

其中飞行器广泛应用的三电技术、自动驾驶以及轻量化材料等,这些都是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来,但对技术的要求无疑更复杂。
这里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解释:
在倍率方面,低空飞行器涉及垂直起降等极端场景,对瞬间充放电倍率要求更高,须保持在5C以上,反观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达到4C即可。
安全性方面,低空飞行器工作环境较电动汽车更为极端,对锂电池耐受性要求更严苛,至少扛震、抗暴的能力要足够好。
此外,还有被称之为飞行器“大脑”的飞控系统,它不仅影响到飞机的安全性,而且还关系着使用者的经济和舒适性,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无人机(消费级、工业级)、直升机等飞行器是低空经济领域备受关注的整机产品,也是目前最热门的投融资赛道。
据数据显示,24年前三季度低空经济赛道的投融资案件合计56起,同比去年新增加了9起。其中eVTOL最为受关注,融资案例累计20起,融资金额30.8亿元;然后无人机赛道也备受资本青睐,非工业级无人机融资案例13起,工业级无人机案例10起,融资金额合计3.2亿元。
低空经济作为一个充满潜力的新兴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尽管当前有不少企业在低空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但在技术研发、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痛点与难点。同时在空域管理、安全保障以及法律法规等层面也有待完善。
相信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以上诸多不足将会被解决,对于急需盘活存量资产。
提升市场化融资能力的企业而言,低空将有可能成为可以盘活的重要资源之一。至于如何参与以及布局哪些细分领域,需系统谋划、谨慎而为。
来源:(百家号:苏州华冠智能)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wd/1097.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