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有望破3.5万亿元,低空经济乘势腾飞
低空经济正蓬勃发展,无人机等低空技术的应用正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报告,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更有望达3.5万亿元。
在产品和场景创新方面,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果。联合飞机集团近日发布了两款无人机新品,将为农业、应急、物流等行业赋能。飞奥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已拥有一条全自主知识产权、全工艺流程的无人机发动机生产线,企业订单已排至明年。山东低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促进了低空运营、研发、制造、服务企业落户山东。
为强化产业配套支撑,各地正加快创新生态培育,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哈尔滨联合飞机产业基地预计年产10000架无人机,新增就业200余人。山东拥有10余所涉航空高等院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近30家企业联合共建产业学院。
在完善中长期布局方面,深圳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低空经济中心,并出台实施细则,对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资助。哈尔滨也出台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低空+”为主攻方向,推动低空飞行与八大领域深度融合。山东则提出到2027年培育10家以上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低空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元。
总之,低空经济已成为新兴产业赛道,各地正加快产品和场景创新,强化产业配套支撑,完善中长期布局,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布者:低空经济网,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821.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