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飞打造全球首个海空融合方案,低空经济迎来“水陆空”新时代

2025年11月22日,江苏昆山淀山湖畔,一场划时代的低空经济实践拉开帷幕。峰飞航空科技正式发布全球首个“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以自主研发的“eVTOL零碳水上机场”为核心载体,搭配多款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首次实现“水域+低空”的深度融合。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展示,而是一场面向未来城市交通、应急救援、海洋经济与绿色能源体系的系统性重构。

在“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背景下,峰飞航空这一创新方案,不仅填补了低空基础设施部署难、运维重的行业空白,更将广袤的江河湖海转化为可快速利用的“蓝色国土”,为中国乃至全球低空经济规模化落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峰飞打造全球首个海空融合方案,低空经济迎来“水陆空”新时代(图1)

从“陆空时代”迈向“陆海空一体化”

过去几年,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被视为城市空中交通(UAM)的终极答案。然而,一个现实问题始终悬而未决:起降点在哪里?传统直升机坪建设周期长、成本高、审批严,且难以在城市核心区大规模布设。这成为制约低空经济从“试点”走向“规模”的关键瓶颈。

峰飞航空的破局之道,是把目光投向水面——那些被长期忽视却天然具备起降条件的江、河、湖、海。

其全球首创的“eVTOL零碳水上机场”,本质上是一座可移动、模块化、智能化的水上空港。它采用纯电驱动,甲板铺设高效光伏板,船舱集成候机厅、机务室、智能调度中心及光储充一体化能源系统。整套设施可在数小时内完成部署,无需征地、不破坏生态,即可为eVTOL提供起降、充电、数据交互与任务协同能力。

在淀山湖的演示现场,一架2吨级eVTOL“凯瑞鸥”从水上机场平稳起飞,随后四架同型机编队飞行,精准完成伞投物资、救生筏投放等任务。整个过程流畅高效,充分验证了“海空一体”方案在应急响应、物流运输等场景下的实战价值。

“我们不是在造飞机,而是在构建一套完整的低空运行生态。”峰飞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水上机场解决了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eVTOL真正能飞起来、用得上、跑得快。”

五大应用场景,重塑生活与产业形态

“海空一体”方案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紧扣现实需求,聚焦五大高频、高价值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日常。

1. 海洋能源平台运维:效率提升十倍以上
在海上风电场或石油平台,传统船只运送人员和备件需数小时甚至更久。而通过eVTOL从就近部署的水上机场起飞,30分钟内即可抵达作业点。峰飞测算,该模式可将运维响应时间缩短90%,大幅降低停机损失与安全风险。

2. 应急救援:黄金时间再压缩
面对海上事故、洪涝灾害或偏远山区险情,“无人机广域搜索 + eVTOL快速投送”构成的立体救援体系,可将反应时间缩短50%以上。救生筏、药品、通讯设备通过空中直达,搜救覆盖范围扩大数倍,显著提升生还率。

3. 高频通勤:从“小时级”到“分钟级”
想象一下:从上海虹桥到陆家嘴,不再堵在高架上,而是从黄浦江上的水上机场起飞,15分钟直达。在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渤海湾等城市群,这种“点对点空中快线”将彻底改变跨江跨海通勤逻辑。峰飞已规划在多个水域试点此类航线。

4. 海空文旅:飞行+体验成新消费引擎
高端游客可乘坐6座载人eVTOL“盛世龙”,从水上机场起飞,俯瞰海岛、湿地或城市天际线。结合婚庆、研学、观鲸等主题,打造“飞行+”沉浸式文旅产品。这不仅是观光升级,更是拉动消费升级的新赛道。

5. 移动空港集群:分布式机场网支撑大规模运营
多艘零碳水上机场可在特定水域快速组网,形成高吞吐量的“分布式机场群”。例如在大型赛事、海岛节庆或应急状态下,灵活调配运力,支持百架次级协同作业,实现智能化、弹性化的空中交通管理。

背后的力量:宁德时代加持,构建全域零碳交通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峰飞航空是宁德时代战略投资的低空创新企业。此次发布的eVTOL航空器与水上机场,均搭载宁德时代专为航空场景研发的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双方正携手推进“新能源立体交通”生态建设。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此前提出“全域增量时代”理念——电池应用不应局限于汽车,而应拓展至船舶、飞机、储能等多个维度。此次“海空一体”方案,正是这一战略的落地实践。

通过整合宁德时代的能源技术、峰飞的航空器与基础设施能力,以及地方政府的场景开放,三方合力打通了“技术—产品—场景—商业”的闭环。这不仅加速了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也为“双碳”目标下的交通转型提供了全新路径。

从试点走向规模化:低空经济迎来关键窗口期

当前,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持续深化,深圳合肥、长三角等地已获批低空经济示范区。据工信部预测,到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然而,要实现从“示范”到“普及”,必须解决基础设施不足、运营成本高、公众接受度低等核心问题。峰飞的“海空一体”方案,恰恰在这些痛点上实现了突破:

  • 部署快:水上机场无需土地审批,72小时内可完成部署;
  • 成本低:利用现有水域资源,避免高昂土建投入;
  • 绿色低碳:全电驱动+光伏发电,实现真正“零碳运行”;
  • 兼容性强:适配峰飞旗下大白鲨(工业级)、凯瑞鸥(货运)、盛世龙(载人)等多款主力机型。

业内专家指出,该模式尤其适合中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众多内河湖泊及密集城市群的国情。未来,从长江经济带的物流干线,到海南自贸港的海上巡检,再到千岛湖的旅游航线,“海空一体”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复制。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4665.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