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试点城市低空飞行全面提速
一、政策破冰:低空空域管理迈出关键一步
长期以来,我国低空空域由军方严格管制,任何民用飞行活动都需层层审批,极大制约了通用航空与无人机产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于2023年底出台,以及2024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低空空域逐步向民用开放成为可能。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1月,中央空管委明确将600米以下空域的部分管理权限下放给六大试点城市。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可以在划定区域内自主规划航线、审批飞行计划、建设起降点,大大提升了低空飞行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空域就是路权。”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过去有车没路,现在终于开始修‘天路’了。”

图片来源:图片由Ai生成
二、城市竞速:各具特色的低空经济路径
六大试点城市虽同属国家战略布局,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因地制宜,形成了差异化的发展模式。
深圳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率先探索“低空+跨境通勤”模式。2025年初,深圳蛇口至珠海九洲港的跨海eVTOL航线完成首飞,航程仅20分钟,预计2026年载客运营后票价将降至240元左右,远低于地面交通成本。同时,深圳计划在2026年实现5G-A网络全域覆盖,为低空智联网提供通信保障,设备采购需求超50亿元。
合肥则主打“科创引领”,依托中科大、中科院等科研资源,聚焦eVTOL整机研发与核心零部件攻关。当地已规划建设“低空之城”产业园,吸引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企业入驻,并设立百亿元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杭州结合数字经济优势,推动“低空+文旅”融合。西湖景区已试点无人机观光航线,游客可乘坐eVTOL俯瞰断桥残雪、雷峰塔等景点。同时,菜鸟物流在余杭区开展无人机快递配送,单日配送量突破千单。
苏州发挥制造业基础,重点布局低空飞行器制造与维修产业链。常熟高新区已建成华东首个eVTOL总装测试基地,年产能力达200架。
成都与重庆则瞄准山地城市交通痛点,探索“低空+应急救援”“低空+山区物流”场景。2025年夏季,重庆武隆山区通过无人机向受灾村落投送药品和食品,响应时间缩短70%;成都则在青城山景区开通医疗急救eVTOL专线,实现“黄金30分钟”生命救援。
三、生活变革:低空经济正在走进日常
对普通人而言,低空经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想象,而是正在改变生活的现实力量。
在物流领域,美团、京东、顺丰等企业已在试点城市部署无人机配送网络。杭州未来科技城居民王女士表示:“以前外卖要等40分钟,现在无人机10分钟就送到阳台,连电梯都不用等。”
在城市管理方面,深圳、成都等地利用无人机进行交通巡查、违建监测、空气质量检测,效率提升数倍。苏州工业园区甚至引入“空中环卫”系统,无人机自动喷洒消毒液,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更令人期待的是载人飞行的商业化落地。虽然目前eVTOL价格仍高达200万元以上(如亿航EH216-S售价239万元),但随着量产规模扩大和技术迭代,业内普遍预测2030年前有望降至30万元左右,接近中档汽车价格。届时,“打飞的”或将成为一线城市通勤新选择。
四、挑战犹存:安全、法规与公众接受度
尽管发展迅猛,低空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是安全问题。三维空间的交通管理远比地面复杂,如何避免空中碰撞、应对极端天气、确保电池续航与故障冗余,是技术与监管必须攻克的难题。目前,试点城市已建立低空飞行监控平台,实时追踪每架飞行器的位置、速度与状态。
其次是法规滞后。虽然国家层面已出台基础性法规,但地方实施细则、保险制度、事故责任认定等仍不完善。例如,若eVTOL在居民区坠毁造成损失,责任如何划分?这些问题亟待立法跟进。
最后是公众心理接受度。尽管eVTOL的安全系数高于汽车,但许多人仍对“头顶飞车”心存疑虑。对此,多地政府通过开放体验日、科普展览、社区宣讲等方式增强公众认知。2025年国庆期间,重庆解放碑广场举办“低空飞行嘉年华”,吸引超10万市民参与模拟飞行体验,有效缓解了焦虑情绪。
五、未来展望:万亿蓝海,立体化经济新引擎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潜在市场高达2.1万亿美元(约1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广东省全年GDP。这一数字背后,是低空经济对传统行业的深度重构。
从“地下经济”(地铁商圈)到“地面经济”(高速公路网),再到“低空经济”(空中走廊),中国经济正迈向真正的“立体化”。它不仅创造新消费场景,更带动上游(电池、电机、复合材料)、中游(整机制造、空管系统)、下游(运营服务、培训维护)全产业链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10月,全国已有45个城市出台低空经济专项规划,15个省市设立百亿级产业基金,预计到2027年将建成超5000个起降点,形成上百个示范项目。
六大试点城市的先行先试,正是这场变革的“先锋队”。它们的经验将为全国推广提供范本,也让“天空不再遥远,飞行触手可及”的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4651.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