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融资租赁=?
低空经济:万亿蓝海正待开发
所谓“低空经济”,是指在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内,以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开展各类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综合性产业形态。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超10万亿元。
近年来,随着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轻型运动类飞机等国产航空装备技术不断突破,低空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例如:
- 城市空中交通: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企业已在国内多个城市开展载人eVTOL试飞;
- 低空物流:顺丰、京东、美团在山区、海岛、医院等区域常态化运营无人机配送;
- 应急救援:四川、云南等地利用无人机进行山火监测、物资投送;
- 农业植保:大疆农业无人机覆盖全国超90%的植保作业;
- 文旅体验:三亚、张家界等地推出直升机观光项目,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然而,高昂的设备购置成本成为制约低空经济普及的最大瓶颈。一架轻型运动飞机售价约200万至500万元,eVTOL原型机单价更是高达数百万元。在此背景下,租赁模式凭借“轻资产、快部署、可迭代”的优势,成为破局关键。

图片来源:图片由Ai生成
天津为何聚焦低空经济租赁?
天津并非偶然选择低空经济作为突破口。其背后是深厚的产业积淀与前瞻的战略布局。
首先,天津是中国融资租赁高地。截至2024年底,天津聚集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金融租赁公司和近四成的融资租赁企业,飞机、船舶租赁资产规模长期位居全国第一。东疆保税港区更是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累计交付飞机超2000架。
其次,国产航空制造加速崛起。中国商飞C919已投入商业运营,AG60E电动飞机、RX1E-A水陆两栖轻型运动飞机等国产机型陆续取证。天津本地也拥有中航工业直升机基地、航天神舟飞行器等龙头企业,具备完整的低空装备制造能力。
更重要的是,政策协同效应显著。此次《方案》不仅鼓励开展低空经济租赁,还配套提出:
- 支持租赁公司采购国产飞机;
- 探索将eVTOL、无人机等纳入租赁物正面清单;
- 允许航空发动机、大型设备适用海关异地监管;
- 推动“租赁+保税维修”“租赁+资产交易”等创新模式。
这意味着,一家租赁公司可在天津完成飞机采购、融资、注册、运营、维修、残值处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极大降低交易成本。
租赁如何赋能低空经济“飞得更高”?
融资租赁对低空经济的赋能,体现在三个维度:
1. 降低准入门槛,激活中小企业参与
传统模式下,一家通航公司需一次性投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购买飞机,资金压力巨大。而通过租赁,企业仅需支付租金即可使用设备,初期投入可减少70%以上。例如,某农林服务公司通过融资租赁引入10架植保无人机,年租金约80万元,相比自购节省600万元现金流,迅速扩大服务半径。
2. 加速设备更新,推动技术迭代
低空装备技术更新快,eVTOL、氢动力飞机等新一代产品不断涌现。租赁模式允许用户按需更换设备,避免资产贬值风险。天津某文旅公司原使用燃油直升机,通过“以租代购”换装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不仅降低噪音和碳排放,还提升游客体验,客单价提高30%。
3. 打通产业链,形成生态闭环
天津正推动“租赁+产业”深度融合。例如,租赁公司可联合国产飞机制造商、保险公司、运营商,打包提供“设备+保险+运维+培训”一站式解决方案。东疆已试点“国产飞机出口租赁”项目,帮助中国航空装备“走出去”,同时带动金融服务输出。
现实挑战与破局之道
尽管前景广阔,低空经济租赁仍面临多重挑战:
- 适航认证滞后:大量eVTOL、无人飞行器尚未取得民航局适航证,难以作为合规租赁物;
- 空域管理复杂:低空空域尚未完全开放,审批流程长,影响运营效率;
- 风险定价难:缺乏历史数据,保险公司难以精准评估飞行器事故率,导致保费高企;
- 专业人才短缺:既懂航空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稀缺。
对此,天津《方案》已作出回应:
- 加快试点创新:支持以试点方式拓宽租赁物正面清单,为eVTOL等新装备“开绿灯”;
- 强化司法保障:发挥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法庭作用,完善纠纷解决机制;
- 搭建人才平台:推动高校设立租赁专业课程,建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深化政企协同:建立与民航、海关、金融监管部门的联动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展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租赁高地
到2030年,天津力争全市租赁公司资产规模达2.8万亿元,其中绿色租赁资产超6500亿元。低空经济作为绿色、智能、高端的新质生产力代表,必将成为重要增长极。
未来,天津有望形成“三个中心”:
- 全球低空装备租赁中心:集聚国产eVTOL、无人机、轻型飞机租赁业务;
- 低空资产交易中心:依托租赁资产交易平台,实现二手飞行器估值、流转、再租赁;
- 低空金融创新中心:发行低空经济ABS、绿色债券,吸引全球资本参与。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低空经济租赁的普及将带来更便捷的生活体验:清晨用无人机送来的热咖啡、周末乘坐电动飞行器俯瞰海河、突发疾病时10分钟内抵达的空中急救——这些科幻场景,正在天津加速变为现实。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4648.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