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座万吨级“飞行汽车”工厂试产!低空经济迈入量产时代
2025年11月初,安徽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内,一座银灰色现代化厂房悄然启动试生产。这不是普通的汽车工厂——它是中国乃至全球首座万吨级“飞行汽车”(eVTOL)整机制造基地,由本土企业峰飞航空科技投资建设,设计年产能达300架大型货运eVTOL,满产后年产值将突破百亿元。
走进车间,机械臂精准焊接碳纤维机身,激光雷达与飞控系统同步装配,AGV小车穿梭于总装线之间;在测试区,一架V2000CG“凯瑞鸥”正进行全载荷滑跑与垂直起降模拟。这座工厂的试产,不仅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从“小批量试制”迈向“规模化量产”,更意味着“飞行汽车”正从科幻走向现实,即将深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不是概念车,而是“会飞的货车”
很多人听到“飞行汽车”,脑海中浮现的是《回到未来》中马丁驾驶的空中轿车。但现实中的“飞行汽车”,尤其是当前率先落地的,更多是无人化、电动化、垂直起降的航空器(eVTOL),主要用于物流、应急、巡检等B端场景。
峰飞此次试产的V2000CG“凯瑞鸥”,正是全球首款获得中国民航局完整适航三证(TC/PC/AC)的吨级以上eVTOL。其最大起飞重量2吨,有效商载400公斤,航程250公里,可搭载生鲜、医药、快递甚至工业备件,在1小时内完成跨城运输。
“我们不做载人炫技,先解决真实物流痛点。”峰飞航空创始人表示,“这台‘飞行汽车’,本质是一辆会飞的智能货车。”
这一思路已见成效:2025年9月,合肥—怀宁低空无人货运航线开通,每日多班次运送蓝莓汁、疫苗和顺丰快件,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而支撑这条航线持续运营的,正是这座新工厂提供的稳定产能。
二、万吨级工厂:为何建在合肥?
这座占地超15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的工厂,为何落户合肥?答案藏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中。
天时:国家层面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实施,2025年“低空智联网”国家工程启动,政策环境空前利好。
地利:合肥是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已开放3000平方公里融合空域,并建成城市级低空数字底座,可实时调度上千架飞行器。同时,当地拥有京东方、蔚来、长鑫存储等高端制造集群,供应链配套成熟。
人和:安徽省及合肥市两级政府提供土地、税收、人才引进等全方位支持,并推动“低空+农业”“低空+医疗”“低空+制造”等应用场景落地,为企业提供“试验田”。
更重要的是,合肥已形成“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链条生态。峰飞在此设厂,既能就近获取复合材料、电机电控、高精度传感器等本地供应商资源,又能与中信海直、白犀牛无人车等伙伴协同,打造“空中+地面”一体化物流网络。
三、工厂背后:中国智造的硬核突破
这座万吨级工厂,不仅是产能载体,更是中国高端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
材料革新:机身大量采用国产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是钢的5倍,重量却轻70%,由安徽本地新材料企业联合攻关,打破国外垄断。
智能制造:引入数字孪生工厂系统,从设计到交付全程可视化;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90%以上,单机装配周期缩短至15天。
适航标准:严格遵循民航局CCAR-23部及ASTM国际标准,每架飞机需通过2000+项测试,包括极端天气模拟、电池热失控防护、多重飞控冗余验证等。
绿色低碳:工厂屋顶铺设10万平方米光伏板,年发电量超1亿度;生产过程实现废水零排放、VOCs(挥发性有机物)近零释放,契合“双碳”目标。
“这不是传统汽车厂的翻版,而是面向未来的航空智造新范式。”一位参与工厂建设的工程师说。
四、飞行汽车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或许你会问:飞行汽车离普通人有多远?其实,它的影响早已悄然渗透:
- 你吃的蓝莓更新鲜了:怀宁蓝莓采摘后2小时直达合肥超市,损耗率下降40%;
- 你寄的快递更快了:高时效文件、奢侈品、生鲜电商可通过低空通道实现“半日达”;
- 你看病更安心了:急救血浆、器官、疫苗可在城市群间快速转运,为生命抢时间;
- 你用的手机更稳了:芯片厂关键备件损坏后,eVTOL可从备用库“闪送”到位,避免产线停工;
- 你所在的城市更安全了:消防、公安利用eVTOL进行高空巡查、物资投送,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未来,随着成本下降与法规完善,载人eVTOL也有望进入通勤、旅游等领域。想象一下:周末从合肥市区“打飞的”去巢湖度假,15分钟直达,避开高速拥堵——这并非遥不可及。
五、挑战仍在:量产只是第一步
尽管工厂试产令人振奋,但低空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
- 空域审批效率:跨区域飞行仍需多部门协调,动态空域分配机制待完善;
- 公众接受度:噪音、隐私、安全等问题需通过技术优化与社区沟通化解;
-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当前主要依赖高附加值场景,如何拓展至大众市场仍是课题;
- 国际竞争加剧:美国Joby、德国Volocopter等企业也在加速推进,中国需保持先发优势。
对此,业内呼吁加快建立低空交通管理国家标准,推动保险、责任认定、飞行员(或远程操控员)培训等配套体系,并鼓励更多城市开放应用场景。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4604.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