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M350农业版首发,播撒喷洒全搞定
2025年11月初,深圳大疆创新正式发布其全新旗舰级农业无人机——大疆M350农业版。作为继T40、T70之后又一重磅产品,M350农业版首次实现“播撒+喷洒”一体化作业能力,标志着农业无人机从单一功能向全能型智能平台的重大跃迁。这款集高载重、长续航、强智能与全天候作业能力于一身的新装备,不仅刷新了行业技术天花板,更将深刻改变中国广大农村的生产方式,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从“能飞”到“会干”:农业无人机迈入智能全能时代
过去几年,农业无人机主要聚焦于植保喷洒,如大疆T系列凭借高效、省药、精准等优势,迅速在全国农田普及。然而,农业生产远不止打药一项任务——播种、施肥、撒颗粒肥、播草籽、投饲料等环节同样关键,却长期依赖人工或传统机械,效率低、成本高、精度差。
大疆M350农业版的问世,正是对这一现实痛点的系统性回应。它搭载全新设计的双模智能作业舱,可在数分钟内快速切换喷洒模块(最大流量8L/min)与播撒模块(最大载重50kg),真正实现“一机多用、一飞多能”。无论是水稻田的液态叶面肥喷施,还是果园的有机颗粒肥播撒,亦或是牧场的草种播撒、鱼塘饲料投放,M355农业版都能高效完成。
“以前要买两台机器,一台喷药、一台撒肥,现在一台全搞定。”四川眉山一位柑橘种植大户在试用后感叹,“不仅省了十几万设备钱,还少占仓库空间,操作也更简单。”
硬核升级:性能拉满,专为复杂农情而生
M350农业版并非简单拼凑功能,而是基于大疆在行业无人机领域十年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打造。其核心平台源自旗舰级行业机Matrice 350 RTK,具备军工级可靠性与极端环境适应力。
- 超大载重:整机最大起飞重量达149.9公斤,作业载荷高达50公斤,是目前市面上载重能力最强的农业无人机之一;
- 超长续航:采用智能双电池系统,单次作业时间可达40分钟以上,日作业面积轻松突破800亩;
- 毫米波+激光雷达避障:可精准识别电线、树枝、房屋等障碍物,即使在夜间或浓雾中也能安全飞行;
- 厘米级RTK定位:配合千寻网络或本地基站,实现±2cm高精度航线控制,杜绝漏喷重喷;
- 仿地飞行+智能摆拍:自动贴合地形起伏,确保坡地、丘陵地带作业均匀一致;
- 云端协同管理:通过大疆司空2平台,农场主可远程监控多机作业状态、生成作业报告、调度任务,实现“一人管百亩”。
在新疆棉田,M350农业版已参与脱叶剂喷洒作业;在黑龙江建三江,它正用于秋播前的绿肥播撒;而在广东湛江的虾塘,养殖户用它精准投喂饲料,减少浪费30%以上。一机多场景,真正做到了“哪里需要飞哪里”。
实战验证:效率提升70%,农民直呼“太香了”
2025年10月底,在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大疆M350农业版首次公开亮相即引发轰动。现场演示中,该机仅用12分钟便完成100亩小麦田的复合肥播撒,作业效率较传统拖拉机提升近3倍,且无碾压作物风险。
更令人惊喜的是其智能化程度。农户只需在手机App上圈定地块,AI自动规划最优航线;遇到突发降雨,系统可暂停任务并自动返航;作业完成后,自动生成带时空坐标的电子台账,便于追溯与补贴申报。
“以前雇人撒肥,一天最多30亩,还撒不匀。现在我一个人,半天搞定200亩,肥料用量还能省15%。”河南周口种粮大户李建国说,“关键是不踩庄稼,苗子长得齐整多了。”
据大疆农业测算,M350农业版全面推广后,可帮助农户降低综合作业成本约25%,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10%-30%,同时提升作物产量5%-8%。这不仅是经济效益的提升,更是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切实推进。
背后逻辑:低空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
M350农业版的诞生,绝非偶然。它是中国“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必然产物。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多地政府相继出台无人机购机补贴、飞手培训、空域开放等支持政策。
大疆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将原本用于电力巡检、测绘、应急救援的高端行业技术,反哺农业领域。M350农业版所采用的O3图传行业版、IP55防护等级、双冗余飞控等技术,均来自其工业级产品线,确保在粉尘、高温、高湿等恶劣农田环境中稳定运行。
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农业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过去,年轻人不愿务农,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如今,开着无人机“玩着手机”就能管好几百亩地,农业正变得越来越“酷”。
未来展望:从工具到生态,构建智慧农业闭环
大疆并未止步于硬件。围绕M350农业版,公司正加速构建“硬件+软件+服务+数据”的完整生态:
- 大疆智图农业版:支持三维农田建模、变量施肥处方图生成;
- 大疆农业云平台:整合气象、土壤、作物长势数据,提供智能决策建议;
- 飞手培训认证体系:联合职校开设无人机农业应用课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金融保险合作:与银行、保险公司合作,提供“以租代购”“作业险”等服务,降低农户使用门槛。
可以预见,未来的农场将由“一个操控员+N台M350”组成智能作业单元,实现耕、种、管、收全链条无人化。而这一切,正从M350农业版的升空开始。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经济新视界,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4545.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