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富硒农业:明光市无人机引领智慧种田新革命
立秋时节,皖东大地涌动着翡翠色的稻浪。在安徽省明光市古沛镇,一场颠覆传统的农业革命正悄然上演 —— 当无人机化作 “新农人”,富硒稻田从此拥有了 “智慧双眼”,古老的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碰撞出耀眼火花。
空中 “侦察兵”,田间管理快准狠
8 月 13 日午后,古沛村院落里引擎轰鸣。两架无人机如展翅银鹰,一架展开折扇般的白色机翼,一架化作黑色利箭,转瞬已穿梭在千亩富硒稻田之上。这是浩成种植家庭农场的 “智能巡检员”,每日雷打不动执行 “空中巡查” 任务。
指挥室内,大屏实时跳动着 4K 级超清画面。农场主柏祖皓轻点触控屏,稻田长势、土壤墒情尽收眼底:“设定好航线后,它每天自动巡飞 5 公里半径区域。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堪比‘透视眼’,稻飞虱聚集、作物缺钾等异常,系统 10 秒内就能推送预警,效率比人工巡查快出整整一个数量级!”
如今,“古沛镇低空 + 智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 已建成两座智能无人机机场。通过传感器矩阵与 AI 算法,这片 3200 亩富硒稻田实现 “一草一木皆有数”,让 “看天吃饭” 的传统农耕彻底升级为 “数据种田”。
富硒 “金土地”,共富工坊惠农家
古沛镇的底气,源于地下蕴藏的 “硒” 望密码。南京农业大学检测显示,全镇 66 个土壤样本 100% 含硒,11 处地块更是达到富硒标准。依托这份 “天赐宝藏”,“与‘硒’同行共富工坊” 应运而生,将 3.9 万亩富硒稻田织成产业网络。从统一供种育苗、全程技术护航,到品牌包装、订单销售,全链条服务让农户彻底告别 “单打独斗”。
“以前种地全凭经验,等发现问题就晚了。现在有无人机盯着,我当起了‘甩手掌柜’!” 村民施道辉笑得合不拢嘴。去年他托管土地种植富硒稻,每亩成本直降 220 元,增收超 3000 元。在共富工坊带动下,2024 年柏祖皓的富硒米销售额突破 150 万元,周边 50 余户农户亩均增收 240 元,“科技红利” 看得见、摸得着。
科技赋能,小稻米 “飞” 向大市场
从田间到餐桌,一粒富硒米的 “科技之旅” 令人惊叹。经过智能烘干、数控碾磨、AI 色选三重淬炼,晶莹的大米贴上 “明礼嘉品” 溯源码,通过直播带货、品牌旗舰店等渠道,“坐” 着电商快车销往长三角。其中,工坊培育的 “徽香 2628” 稻种,更以 “安徽省优质稻食味品鉴金奖” 的身份,成为稻米界的 “明星产品”。
暮色四合,完成巡查的无人机精准降落在充电舱。柏祖皓望着延绵的稻田,眼中闪烁着憧憬:“今年再建三座智能机场,让 10 万亩稻田都装上‘数字大脑’!” 从 “面朝黄土背朝天” 到 “云端种地闯市场”,明光富硒农业正乘着科技长风,驶向乡村振兴的星辰大海。
作者声明:内容AI创作,请仔细甄别,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瞭望塔,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3888.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