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新基建"密码:智联网、空管系统与停机坪的万亿投资机会

随着全球低空经济迈入"关键之年",中国正加速构建支撑这一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体系。不同于传统基建,低空经济"新基建"以"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为核心框架,通过物理设施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航空器提供全链条支撑。这一领域正孕育着数万亿的投资机会,其中智联网、空管系统与停机坪三大方向尤为关键。

低空经济"新基建"密码:智联网、空管系统与停机坪的万亿投资机会(图1)

智联网:低空经济的"神经系统"

智联网是低空经济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保障,通过5G-A通感一体化技术、北斗导航、雷达监控等构建实时感知网络,解决低空"看不见、管不住"的难题。中国铁塔已依托全国220万座通信基站打造低空通信专网,并自主研发地面接收设备、频谱探测装置,构建全时域、全空域的态势感知能力。深圳更部署了全国首个低空智能融合系统,广东则在珠江口试点5G-A通感基站,实现无人机与船舶的协同监管。据测算,仅低空通信与监视设备的市场规模到2026年就将突破千亿元。

智能空管系统:空域资源的"调度大脑"

传统空管系统难以应对低空高频次、高密度的飞行需求,数字化空管系统成为破局关键。海南近期获批200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通航有人机与无人机服务保障系统,包括空管一体化设备和飞行管理平台。深圳的"航路网"则通过三维数字空域图、AI算法优化航路规划,使空域利用率提升30%以上。这类系统不仅能实现飞行计划的自动审批,还能动态协调多飞行器避让,未来有望与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深度融合,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管理网络。

停机坪网络:商业化落地的"物理载体"

作为"设施网"的核心,起降场地的覆盖密度直接决定低空应用的可行性。荆门市对新建无人机起降点给予50%补贴,单个最高10万元;中型起降场补贴可达200万元。深圳规划建设500余个起降点,并推出全球首个eVTOL智能机坪。这些设施不仅提供起降、充换电服务,部分还配备检修站、配件存储等增强功能,形成模块化、网络化布局。随着"空中出租车"等应用兴起,城市垂直起降场(Vertiport)的投资热度持续攀升,预计到2030年全国需求将超万个。

万亿市场的投资逻辑

低空新基建的投资呈现三大特点:技术融合性(通信、导航、AI等多技术集成)、政策驱动性(30省市已出台专项政策)和生态协同性(需与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联动发展)。当前,长三角(上海城际航线)、珠三角(深圳立法突破)、成渝(山地应用)已形成区域特色模式。随着6个城市试点600米以下空域授权,以及专项基金(如苏州、杭州70亿元母基金)的加码,2025年或成为低空基建爆发元年。投资者可重点关注通信设备商、空管解决方案提供商及基建运营企业,把握这场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拓展的空间革命红利。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3699.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

*
*
选择:

联系我们

QQ客服:1069188086

400电话:400-188-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