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国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应用元年,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战略的加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顶层设计明确:2024 年,“低空经济”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
- 地方政策支持:全国已有超 60 个城市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各地围绕产业规模扩张、基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拓展及技术创新等核心目标,密集出台政策文件。例如,深圳试点开放 75% 的 120 米以下空域,并建成 31 条无人机配送航线,日均订单突破千单;北京提出到 2027 年低空产业规模达 1000 亿元,培育 10 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安徽计划到 2027 年低空经济规模达 800 亿元,建成 500 个起降点等。
- 管理标准体系构建:从多地 “低空 +” 试点先行,到大规模应用示范,“国家 — 行业 — 地方” 的三级管理标准体系将被构建,这将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应用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保障,确保行业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在国家战略的大力支持下,2025 年中国低空经济正从 “政策试验田” 迈向 “规模化落地”,预计市场规模将突破 1.5 万亿元,在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文旅消费等领域迎来快速发展,催生出万亿级市场机遇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守望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