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引领、集群联动发布《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研究报告(全景篇)》
五城引领、集群联动: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全景解析
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企业数量突破8.91万家,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界面智库最新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研究报告(全景篇)》显示,我国低空经济已形成“五城引领、集群联动”的发展格局,深圳、广州、北京、西安、成都五大城市占据全国23.71%的低空经济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低空经济区域格局:东部引领、中部跃升、西部筑基
从省级层面看,我国低空经济呈现“东部引领、中部跃升、西部筑基”的三维梯度格局:
东部地区(广东、江苏、山东等)企业总量占比49.86%,其中广东、江苏、山东组成“黄金三角”,合计占比29.21%。
中部地区(安徽、湖南、湖北)企业数量增速显著,形成新的增长极。
西部地区(如贵州、西藏、青海)仍处于筑基阶段,但成都、西安等城市异军突起,带动区域低空经济发展。
三大城市群差异化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广州为核心):集聚全国11.27%的低空经济企业,构建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等):以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见长,eVTOL研发企业占比全国40%。
成渝双城经济圈(成都、重庆):依托山地场景和创新能力,打造内陆低空经济示范区。
二、产业链分布:应用服务主导,制造环节加速增长
低空经济企业主要分布在七大产业链环节:
低空应用服务(覆盖率42.41%):物流配送、文旅娱乐、农林植保等场景需求旺盛。
低空产业支持(覆盖率35.07%):培训、维修、认证等服务市场快速增长。
低空飞行器制造(覆盖率34.02%):2024年新设立企业同比增速达72.66%,显示制造业加速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65.8%的企业选择专业化经营,聚焦单一环节,而34.2%的企业采取跨产业链多元化发展策略。
三、企业融资与投资热点:制造环节成核心
低空飞行器制造成为资本最关注的领域,2025年前三个月新设立企业覆盖率提升至62.52%。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市场快速扩大,2025年规模预计达57.5亿元,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企业加速商业化落地。
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突破2007亿元,大疆创新占据主导地位,纵横股份、极飞科技等在细分领域寻求突破。
四、政策驱动与未来趋势
政策支持: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推出专项扶持政策,如深圳试点“空域备案制”,安徽探索“企业自划空域”模式。
技术突破: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5G-A网络覆盖提升低空通信能力,推动无人机集群控制规模突破1000架。
未来展望:
2025年低空经济企业数量或突破10万家。
203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五、挑战与建议
尽管发展迅猛,低空经济仍面临关键挑战:
空域管理:需优化审批流程,推动“动态空域”试点。
基础设施:全国起降点、低空智联网(UTM)建设仍需加速。
安全监管:无人机“黑飞”事件频发,需完善法规和监测技术。
专家建议:
强化政企协同,推动低空经济与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等战略融合。
加快人才培养,支持高校设立“低空经济”交叉学科。
结语
中国低空经济已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深圳、广州等五城的引领作用,以及三大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为全国低空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随着技术成熟、政策完善和商业模式创新,低空经济将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重塑交通、物流、文旅等多个行业的生态格局。
作者声明:图文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
发布者:低空开拓者,欢迎各大媒体和自媒体,注册投稿低空经济相关信息,内容仅供参考,无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告知即删,转发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kongjingji.com.cn/tt/3008.html
欢迎与我们联系
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如果急需回复,请致电400-188-0263